“突地稽很勇猛,唯好酒,这人没什么花花肠子,很重义守诺,从不干背后捅刀子的事,口碑不错。”
能让昔日的对手都称赞的人,看来确实应当不错。
没一会,卫孝节领着个比他还年轻几岁的高大男子进来。
“燕州刺史突地稽拜见武少保!”
男子见面顿首。
突地稽大约五十几岁了,辫发垂后,缀野猪牙,插野鸡羽毛在头顶装饰,发辫尾还系着珍珠宝石。
乍一看,还以为野猪皮满洲。
不过靺鞨部族,在商周时称为肃慎,战国时称挹娄,本就是满洲先祖。
此时的靺鞨有七大部族,分布在白山黑水之间,粟末靺鞨是七部之一,紧邻高句丽而居,居住在粟末水流域(松花江),不少粟末靺鞨都被高句丽征服,当年突地稽他们部落就是不服高句丽的,打不过就西迁内附中原。
虽说内附中原三十余年,可突地稽的装束,倒还是保留了不少传统。
突地稽后面还跟了一个八九岁的少年。
上来就是直接跪地,“咄瞒拜见大人!”
武怀玉都给这个脑后拖了条发辫的少年给弄愣了下,唐代可不称官员为大人,大人一般是指父亲之意。
他本以为这靺鞨少年是不懂,结果突地稽在一边说,“这是某老来所得幼子,还算懂事,少保若不嫌弃,便收他做个义儿,让他以后鞍前马后随侍。”
真是要认爹。
瞒咄在地上磕了几个头,喊了声耶,“耶别看我年轻,但我能一箭射中天上飞旋的大雕,也能一口气骑马跑百里不停歇。”
这小子个头不高,倒挺会吹牛。
那边突地稽送上一张礼单。
“黄金百两,奴仆百人、良马百匹、牛百头,羊百口。”
武怀玉都被他的出手给惊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