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参军。”
“属下在。”
“你安排一下,在此起冢为陵,立庙祭祀,修轩辕殿,以祭祀我华夏人皇。”
所需材料,招商承供,劳力则直接用俘虏的那些粟特胡。
轩辕即是人皇、天神,也是华夏祖先。
其实天下各地关于桥山位置,关于轩辕台有各种说法,但如今大唐官方认证的桥山和皇帝陵,其实是在关中的坊州,列于国家祀典,四时祭祀的。
不过对武怀玉来说,在北燕州新设的永兴县内,把当地一直延续的这个轩辕台传说认证一下也非坏事。
在此修起轩辕台,在这片边塞前线,胡汉混居厉害的地方,把老祖宗请出来,甚至特意用粟特胡俘虏来修,挺有意义的。
反正其实也花不了太多钱。
“待黄帝陵修好,迁移一些大户于此守陵。”
这是仿汉代陵邑制度,西汉之初就将天下豪强迁往皇帝陵墓附近,形成陵城供豪富居住,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以此为疆本弱末之术。
陵邑制度既加强了关中本位制,也加强了军事防备,最重要的是削弱了关东的地方豪强势力,甚至抑制了土地兼并。
武怀玉在北燕州修个黄帝陵,回头肯定也要把檀州平谷的轩辕台再修一修,到时再把幽州内地的一些豪强,迁到这两州,以守陵为名,既可以打压下幽州内地豪强势力,也还能充实边疆。
反正一举数得。
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以来,朝廷也是在积极的裁并州县,合并督府,但武怀玉到任幽州后,却新设了不少县。
就如北燕州,先前仅有一个怀戎县而已,而武怀玉在收抚山后各寨后,就新设了赤城县、丰宁县。
巡视塞外归来,又接着在粟特胡所据之地,新设了广宁、怀安、文德、永兴四县,
这还没完,武怀玉灭掉粟特胡三千家后,北燕州其它未附籍的那些边民、蕃户也是纷纷主动请求编户齐民、纳税服役,怀玉于是又以这些边地边民等,新设龙门县、崇礼县,
以及妫川县。
现在又以建轩辕台守陵为名,要把原划到永兴的涿水一带,新设矾山县。
如此一来,原本北燕州仅辖怀戎一县,而现在则是有怀戎、妫川、矾山、永兴、赤城、丰宁、龙门、崇礼、广宁、怀安、文德十一个县。
一下子从一个县增加到十一个县,武怀玉当然不是胡来。
设了这么多县,自然是地方有这么大,其次是要为接下来大举移民屯兵做好准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