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百姓拿自己的升斗来对比武家的官斗,一比就很明显,武家的斗确实比他们的斗小,
他们这是卖粮,用武家的斗,那自然是划算的。
伙计们笑着跟大家打招呼,熟练的检查大家的麦子的干燥度,以及是否有洁净等,
检查好后,另一边就开始斗量。
一斗一斗那都是标标准准,倒满一斛后,伙计会用刮板刮平,并不要求堆尖,刮下来的粮,也仍是百姓的,顶多是装满后轻轻的拍打一下斛,让里面没有空隙。
“这刮下来的粮还是我们的?”
“是,扫起来再量。”
一老汉本以为这粮刮下来,那就是粮商的了,以前交租给地主,或是给朝廷交租,小吏一般都会淋尖踢斛,踢下来的这粮,都不许百姓收回的。
衙门里负责收租的胥吏,甚至还得勤练踢淋的本事,得一脚踢平淋尖,这可是个本事,毕竟踢下来的部份,那就是衙门里的额外收入,大家的福利。
武家伙计拿个刮板在斛上轻轻拍打几下,然后刮平,刮落的粮还让百姓再扫起来,
这种做法让围观村民们都很惊叹,都说武家了得。
当第一个老汉卖掉了五石麦子后,自有个账房立马开出了一张单子,写明卖粮人姓名村庄,卖粮价和数量。
一百八十个钱。
拿了条子,旁边一张桌子直接领钱,那位负责出纳,数出一百八十个钱,“老叔你数数,这都是今年新铸的开元通宝钱,”
老汉便手微微颤抖的在那里数钱,一枚枚铜钱数着,数满十个放一摞,一摞一摞的摆了十八摞,
一文不多一文不少。
老汉甚至认真的检查每一枚铜钱,
确实都是新钱,全是开元通宝钱,没有私铸钱,也没有隋五铢这些旧钱,武家付的全是好钱。
“钱对数吗?”
“对,对,都对,”老汉激动,
“对数,那在这里画个押,就算钱粮两清,交易完成了,”
“好,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