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姜还是老的辣 (2 / 4)

+A -A

        换下绛公服,穿着一件普通的褐色布衣,骑着骡子在龙桥街上慢慢逛着,

        面对着热闹的街市,他甚至有点陌生感。

        多热闹的龙桥啊,他在这里做吏五十年,这片地方分分并并,以前他也经常经过龙桥,可这里几十年都很普通,就算是开皇兴盛之时,也只是在龙桥的两桥头河坡上,修了些简易的木屋、窑洞做买卖,

        几年间,这里居然已经是三原县最热闹的地方。

        尤其是北岸,那高高矗立的五座圆堡,又大又圆,还有不远处的那几座高大的风车磨坊。

        真是个新奇的东西,比修在清河上的碾硙可强的多。

        在老功曹的眼里,那五环圆堡就是权势的象征,而那风车磨坊,就是财富的代表。

        老功曹在县衙五十年,历经几朝,倒也攒下挺大一份家业,

        看着这热闹的龙桥,老功曹打算也要在这新县城买块地,建一座大院,还要买几间铺子,也来分杯羹。

        “回家!”

        老功曹离开衙门,既没去李家庄,也没去武家堡,径直回乡下的家,他打算以养病为名,暂时不理会这外面的纷纷扰扰,且静待半年,再看看变化。

        骑骡一路回到乡下,

        老功曹也姓李,他家在清河南岸,所在村子也叫李家庄,因为北岸还有两个李家庄,

        李靖家最为有名,所以李靖家那庄便称为东李庄,西边那个称为西李庄,而老功曹这边称为南李庄。

        龙桥附近还有个小李村。

        南李庄大多是普通百姓,老功曹家世代为吏,兼并了不少土地,是庄中最大的地主豪强,

        村里有一半多的地是他家的。

        这份家业攒下也不容易,家族世代县中为吏,以前还为子弟谋捉钱令史之职,把私钱冒充公廨本钱放贷,借用县衙力量来催收。

        南李村的功曹家,其实主要就是靠着放高利贷发家的,做胥吏还能谋得免课役之权,又能保障放贷收息,也能结交豪强,保护产业。

        数代人的经营,在一次次的王朝更替、兵祸天灾中大发其财。

        不过到了老功曹这代,或许是财富已经积攒到了一定程度,也或许是这位老功曹年纪老了,比较求稳,现在做事手段没以前几代人那么急进暴躁。

        甚至这几年还喜欢做点仁善之事,什么修桥铺路,或是救济下乡邻,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居然也让南李李家,赢得一份乐善好施的仁善之名。

        老功曹还有孙子在长安雍州官学读书,也费心送了儿子到长安做吏,又有儿子在外经商,有儿子在家中打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664章 姜还是老的辣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