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玉点了点头。
“实不相瞒,我想让我舅父回长安,”
长孙无忌也不再藏着掖着,他有全盘计划,以治理蜀地有功,召回朝中,职位都安排好了,先任吏部尚书。
让现任吏部尚书戴胄去做民部尚书,反正他也是参预政事的宰相,在民部也是老差事。
至于现任民部尚书唐俭,肯定要让位置。
长孙无忌还给唐俭安排好了位置,去益州接任大都督府长史兼益州刺史,他这民部尚书反正也没加衔拜相,出去主持益州大都督府也不亏待他。
高士廉回来后先做吏部尚书,等稳定后,再推他回政事堂做宰相。
“我需要二郎你支持,”
“我听说陛下好像本来已经打算年后就召高公还朝,”怀玉问。
“是有这风声,所以更需要加把劲,就怕这个事拖着拖着又没了下文,”长孙无忌对怀玉也没瞒着,直言道,“我们两家一个都不在政事堂上,时间久了就不好了。”
武怀玉理解,
虽然长孙无忌的妹妹是皇后,外甥是太子,但这一下子坐了好几年冷板凳,确实好些流言蜚语都要压不住了。
长孙无忌不是那种无欲无求的人,他也还三十出头,正是权力欲望很强烈的时候,
这几年武怀玉跟长孙无忌没啥冲突的地方,或许可能恰好长孙无忌这几年一直闲着,而怀玉也常在外,两家又结亲,所以是不错的盟友关系,
一壶茶喝完,
两人也终于是达成了交易,
由长孙无忌这边来推苏烈检校姚州都督、刺史,武怀玉还希望能给苏定方再加一个东宫左司御率的正四品东宫职,
先检校,回头再实任。
这个东宫率职,武怀玉希望尽量安排上,他早把苏烈引见给太子,太子也是比较看重他,所以趁这机会,给苏烈安排上个旅贲军的卫率,也是让皇帝能够别再嫌弃苏烈河北人出身了,以后可就是太子的人了。
做为回报,
武怀玉会帮忙把高士廉召回朝中、复相,甚至他得去找魏征、王珪、温彦博、房玄龄他们谈谈,总之这个事情得帮忙促成。
两人以茶代酒,举杯约定。
“听说二郎家今年种的许多棉花收益不错,能否给我家些棉种,我明年也种些,先前你给我家的玉米种子等,还真是很不错,明年跟着伱多种点棉花准没错,”长孙无忌心情大好,哈哈笑道。
“你放心,我也不占你便宜,我拿几个绸缎铺和织坊来换,”长孙无忌很有诚意,愿意拿出一些高级丝织品作坊,甚至愿意附送一些高级工匠奴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