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太子监国 (3 / 5)

+A -A

        “如果智氏当家人能够不那么强势,在灭掉中氏范氏后静待时机,等到有足够的正当理由后再出兵,那情况可能又不一样,

        智瑶太心急,太强势,所以最后灭亡的反而是智家。

        所以在斗争中,仁义道德其实很重要,各方博弈中时机把握也极重要,”

        通鉴开篇选的三家分晋,

        砸缸的小伙伴还是很厉害的,这不仅是说三家分晋礼崩乐坏,智氏不仁,其实也是在讲当年做大哥的周天子失礼,

        周天子虽是名义上的天下宗主,可实力已经远远落后于地方诸侯。

        但因为有礼法约束,所以诸侯们才没法直接凭实力灭了周朝,取而代之。

        晋国三家大夫欺凌蔑视晋国国君,瓜分了晋国,这个时候做为天子的周王,就应当举起礼义大旗,号召诸侯讨伐韩赵魏这晋国三卿。

        可周天子不仅没派兵征讨,反而对他们加封赐爵,让他们列位于诸侯国君之中,

        这样做使的周王朝仅有的一点名份不能再守定而全部放弃,周朝先王的礼教到此丧失干净,

        周王朝最后的一点统治根基也就崩了。

        礼崩乐坏,故而天下大乱。

        “殿下,智氏不仁,周王失礼,而引申到家庭当中,仁与礼也是很重要的,要维护一家之主的权威,靠的就是礼,是仁,是纲纪纶常。

        比如一个家庭,父母年迈老弱了,儿子们长大成人,有人读书做了官,有人经商赚了钱,有人在家守业耕田,

        如果这当官的儿子觉得自己出息了,就瞧不起老病的父亲,看不起种田的兄长,轻视做生意赚钱的弟弟,

        那这家庭就会乱,

        可实际上一个家庭能够兴盛,是共同的付出努力,是相互的理解帮助,就比如没有父母的辛苦劳作,又如何养育儿女们长大,没有兄弟种地、经商,那官员又如何能够读书、科举、做官呢?”

        “如果大家都算计着自己的小算盘,家庭成员各自为战,只想着个人、小家利益,那么家族就会失去凝聚力,就会分崩离兮。”

        ······

        从历史讲到政治,从政治讲到家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813章 太子监国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