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海中夷洲换江州 (3 / 4)

+A -A

        陈棱他们不熟悉航线,在海上绕了一个月才到达流求,上岸后,流求人还以为是汉地商旅来交易的,还挺热情。

        等隋军中通晓流求语的昆仑人跟他们接洽,发现是先前那伙来招抚让他们去朝贡的人后,立马再次拒绝了慰谕。

        于是陈棱、张镇周率兵进攻不服王化的蛮夷,

        流求王欢斯渴刺兜很快被击败,隋军攻克低没檀洞,并击杀了小王欢斯老模。

        后隋军乘胜进攻,流求王虽拼死抵抗,可仍不敌隋军,波罗檀洞被克,流求王也被斩。

        隋军达成出征目的,斩杀大小王,并俘虏流求王子岛槌,以及数千男女,最后焚毁王城,得胜回朝。

        陈棱他们的跨海征讨,纯粹就是为了杨广的一个面子,出动万余人马,耗费无数钱粮,甚至伤亡不少将士,

        结果打完了就走,既没留下来占领攻下的土地,也没有移民屯垦。

        从经济上来说,这肯定是大亏特亏的。

        不过事情其实也并不是这么简单,流求王之名“欢斯渴剌兜”、小王之名“欢斯老模”,其实是天竺语头领之意,并非真正本名,翻译大约是憍陈如王朝某某大王。

        南梁天监二年,扶南国遣使入贡,梁武帝诏书中就直接呼扶南王名讳为“扶南王憍陈如阇邪跋摩”。

        而流求小王所居的低没檀是扶南王国的旧都毗耶陀补罗的别译,意为猎人城,大王所居的波罗檀则源出佛经《大智度论》,意为渡布施河得到彼岸。

        所以隋军征讨斩杀的大小王,还有攻破的那两座城池,其实不完全是流求岛土著,他们更大可能是来自扶南国王子在海外建立的殖民点。

        这种情况在那时也并不罕见,南洋诸岛海上往来贸易较频繁,也有王族部份去别的岛屿建邦立国的,甚至有些岛国败亡后,出海跑到其它岛上再建国,甚至后来再杀回去复国的也不少。

        隋军征讨林邑时,中南半岛上的真腊国就吞并了扶南国大部份疆土,隋军攻打林邑后带回来的南人中,就有不少是真腊人和扶南人,后来带着他们还去征讨流求。

        扶南被真腊吞并大部份疆土,国力衰弱,有部份王族、贵族们航海到其它岛上去,也是很寻常的传统了。

        而隋军后来会去征讨流求,也可能是跟隋军有了接触的真腊人,想办法挑动的,真腊人借隋军之手,去打击扶南在外的势力,以免他们将来卷土重来。

        扶南国印度教在流求岛的殖民据点,倒是因此被隋军攻灭。

        武怀玉给皇帝的这封关于流求的信很长,

        从三国东吴寻夷洲,说到前朝隋跨海征流求,既说了流求很大,也说了岛上土著很弱,但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块未开发的宝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853章 海中夷洲换江州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