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把济州以西的郓、濮、曹、滑划给右仆射巡省,”
房玄龄建议最好把郑、汴两州一并划归李靖统筹,如若黄河大水灾,有可能郑汴也会波及,就算不被水淹,但到时救灾,这两州也很重要,干脆划进去。
于是太子承乾以尚书右仆射李靖为观风使,以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李袭誉、鄜州大都督府长史皇甫无逸为副使。
朝廷提前开始调动粮食备灾,
各方面的调查发现,大洪水可能真要来了,朝野上下都紧张起来。
秦琼休养了几年,身体还算硬朗,得了旨意顾不得疲惫日夜兼程赶往登州。
一旦大洪水,不受影响的胶东半岛,能成为救灾安置的要地。
登州,
隋朝属东莱郡,隋末山东大乱,黄县人淳于难、淳于朗兄弟聚众文登,割据一方,武德四年献地归附大唐,李渊下旨在文登设立登州,以淳于难为刺史,并赐封晋国公。
贞观元年,登州省废并入莱州,淳于难入朝为官。
这次世封诸王、勋臣,秦琼这个齐国公本是世封齐州刺史,后来齐王李祐也世封齐州刺史,便改徐州刺史,但皇帝又封了个弟弟为徐王,最后皇帝下诏,复设登州。
这次不仅恢复了登州,还把莱州的黄县也划入,州治从文登改到了原莱州的蓬莱镇,升格为蓬莱县,为州治。
州治迁到蓬莱,主要还是因为大唐近些年兴起海贸有关。
春秋时,山东半岛就开辟了由沿海港出发,北渡长山列岛至辽东半岛,再转向东南沿海南下,到达朝鲜半岛的航线。
汉代到魏晋南北朝,这条航线成为著名的循海岸水行黄金航线。
隋朝时数征高句丽,海陆并进,每次征辽都有大军从登莱海上出发进攻朝鲜半岛。
登州海行入高句丽道,就是从蓬莱港出发,经庙岛群岛到辽东半岛,再沿海岸而行到高句丽,这条航线因为紧挨着海岸线航行,所以相对比较安全可靠,且沿海岸还能沿途贸易,
相比起直航平壤,耗时长些,但风险也低。
登州蓬莱港近年也是越来越热闹,不仅是北行高句丽海道,而且登州港也往南去扬州、杭州等港贸易。
朝廷甚至在登莱设置了水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