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功高难赏 (3 / 4)

+A -A

        出使海东四国的使者,近来也传回了不少好消息。

        李渊起兵之初,大有大雅被李渊引为心腹,兄弟同掌枢机,李渊借大有兄弟的关系,联络温彦博温大临说服罗艺归唐。

        勋官十二转,最高上柱国,按制度,勋官到顶后,再立勋是可转给子侄的。

        现在流州城工地上,那一万多岛夷俘虏都在帮忙筑城呢,”

        打出了这么惊人的大捷。

        但这事高句丽王没敢吵吵,

        更重要的是,当长孙师陈大德朱子奢他们正式向高句丽表明,要求他们毁掉隋阵亡士兵京观,要求收敛隋阵亡士兵骸骨的时候,高句丽人没敢拒绝,并最终十分配合行动。

        十几年的御用大笔杆,

        武士彟是商人起家,跟名门世家的温彦博不一样,他当初主动结交李渊,后来献家财助李渊起兵,之后也一直是为李渊管理后勤,

        如今两人同为宰相,

        马周只是点了点头,“理应如此,可以马上着手安排,虽说武观察兼任七府经略,陛下也授予他承制拜封特权,还提前给了他许多空白告身,

        但事后核查还是该有的,”

        还有二百五是新设的流州守捉郎,都是刚从百姓中招募的新兵。

        “闽越发生这么多事情,龚州还又刚发生了一次大叛乱,邕府左右溪,还有安南都护府那边,也不太平,”

        “流州刺史汪达,倒是亲身见证者,他的奏报已经到了,十分详细,岛夷各個部族、支族的名字、人口,以及此次战斗的前因后果,都写的很清楚,

        ······

        九成宫。

        监察御史那是御史台的人,新任的御史大夫李大亮接过话头,也同意让岭南道监察御史去流州一趟,

        “岭南监察御史一人只怕不够,亚相,我建议御史台再派两个御史过去协助。”

        温彦博冷声道,“这个事情还是得严谨一点,按例,战后得派监察御史去核验军功,兵部吏部相关司也要派人去的,”

        右仆射这有干涉御史台的嫌疑,甚至还明显对岭南道御史大夫的不信任。

        他是见识过战争惨烈残酷的,

        比如冯盎,朝廷后来就特意把他的地盘,析置增加成八个州,为的就是分授其子弟为刺史,分散其势力。

        温彦博一直跟武怀玉不和,武士彟自然也就对这个河东老乡没啥好脸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923章 功高难赏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