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为亲,功臣有勋,世封宗室功臣,也是恩亲赏勋,先前诸大臣皆不肯受世封刺史,朕只好改为世封别驾,
士族的强大,尤其是山东旧士族的强大,对皇族十分不利,李世民不能容忍他们凌驾于皇权之上,
看着面前的武怀玉,皇帝忍不住想到了二十八岁的自己,那年的他刚经历了一次绝境反击,
宫门喋血,绝地翻盘,
他带着八百卫士,夺到了江山社稷。
但武怀玉仍胜过绝大多数人了,
李世民这几年几乎天天都要读这书,翻来覆去的看,几乎每卷都读了好多遍,读的越多,收获越多,
他确实从这些历史中得到了很多经验教训,而武怀玉的史评,更是让他获益良多,
可读的多了,也让他越发有些看不透武怀玉。
武怀玉功高勋著,武怀玉忠心耿耿,武怀玉不贪不占,武怀玉有分寸知进退,可越是这样,皇帝越是不放心,
甚至武家在依法纳税之余,每年甚至还要进贡宫廷。
那年他二十八,
君威难测,所谓的帝王心术,就是要让臣子猜不透皇帝的心思。
二十八岁的武怀玉,跟二十八岁时的自己相比,李世民觉得自己还是胜上几分的,
以武怀玉的能力、资历、功勋,
谁能压的住武怀玉?
长孙无忌,还是李绩,又或是李道宗,侯君集?
武怀玉是很想要功臣分封的,哪怕是分封边远之地,但只要能建诸侯国,武怀玉都觉得非常值得,甚至认为长久来看,对夏族非常有利。
······
离开皇宫,
“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李世民不得不把话说的尽量明白,要是按那老一套修,那皇帝用意何在?
高士廉想了想,“武士彟虽系太原元从,但寒门出身,还曾做过木材商人,若按过去传统,本无资格跻身氏族志高门之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