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之前被高士廉他们按旧门第传统列为第一等的博陵崔崔民干,曾任黄门侍郎,现为博陵郡公、宋州刺史而已,虽为三品,可按新标准,却也只排到第六等。
武怀玉看到了五姓七宗四十四家,这些显赫的山东门阀,这次普遍排名比较靠后。
武怀玉的官爵,屈居第三,他居然肯,而武士彟死后,现在只列第四,武怀玉也并无不满。
这出发点自然是好的,只是步子有些大了,
“陛下,臣建议一步步来,步子不能迈的太大。虽然以本朝实职五品做上榜标准挺好,可这样一来,旧阀士族竟然大多数都没能上榜,只怕效果不会太好。
这一等,是三公、太子三师、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右仆射。
而范阳卢氏的卢承庆,爵范阳郡公,职雍州治中,以从四品职加郡公爵也只排第七。
李世民从谏如流,
原来郡姓一百八十九姓,还是应当都拉进这个氏族志里来,哪怕没有实职五品以上,诚如武怀玉所说,要是那些民间追捧的旧阀,却大都不能进这氏族志,那这氏族志修好刊印出来,只怕也没啥信服力。
二百九十三姓,一千六百五十一家,
武怀玉看着这本氏族志,
修了五年了,
这新修订版上这一千多家,基本上就是把朝廷实职五品以上官员,全都记入了。因为有不少官员关系近,是登记为一家的,
不如对旧阀稍放低一点标准,”
“那就把崔干、卢承庆、郑元璹、崔敦礼他们都列为第四等,”
皇帝想看看武怀玉的反应,
但他们如无高级官爵,那自然就无法进入上三等,只能在中三等,甚至下三等列名,这样岂不是比直接没有他们,让这氏族志更有公信力?
本来列六七等,那把他们提升到四五等,甚至三四等,也是可以的。
比如三戟张家的三兄弟,都是实职三品以上,因此只记一家。
武怀玉和武士彟虽同出一族,但跟长孙无忌跟长孙顺德关系是一样的,都是分列两家。
武怀玉笑着道,“若是按魏晋以来的谱法,我家并州武氏仅是寒门并非郡姓,连这氏族志都不上了,
李世民认真思考,“你继续说。”
“博陵郡公、宋州刺史崔干,兼其博陵崔氏郡姓,列其第三等,崔敦礼、卢承庆、郑元璹等也皆特列第三等,如何?”
若按皇帝这话,那武怀玉、武士彟,都能以代司空、赠司空而位列第一等,成为一等姓。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