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任秘书丞,很长一段时间,都主要还是负责整理典籍修撰史书,贞观六年起升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封爵彭城县男。
若是游牧民控制住河套,那中原王朝只能退守长城。
当然,制举六科里,最难的是秀才,然后是要考诗赋的进士,然后是明经。最容易的是明法明算明字三科,这是专科了,明法科主要就考的唐律,明算考的数学和天文,明字主要考书法,
那三科录取的士子,以后主要也就是做些伎术官,甚至只能是流外官了。
“大哥你哪天出京?”
营养又美味,
吃过早餐,怀玉来到前庭,便看到老三已经在等他了,连大哥也在。
从丰州九原,到当初突厥颉利的汗庭定襄城,也就是旧单于台,这可是成为塞上江南的一片好地方,
武怀玉和大哥一起把怀良三人送到考场门口,
但王学士还是希望准女婿考科举,武怀玉也不干涉。
三人都报考的明经。
今年贞观十年的科举,应试者很多,国子监、崇贤馆、弘文馆,以及州县学生中的推举的生徒,还有各地都督刺史们推举的乡贡,数量都超过往年,
今年甚至又开了秀才科,这可是已经连续两年都因没有开科考试的。
朝廷的策论考试,武怀玉觉得太过简单,根本没有涉及什么真正的实质问题。再加上不糊名阅卷,甚至投卷之风,使的朝廷科举说实话还真就是个过场,
一年也录不了那么几十个人,大多数还都是凭关系内定的,那些没什么门路关系的,哪怕运气好录取了,但也很难通过吏部铨选那一关,想要通过科举直接做官,太难太难。
“进去吧,等你们考完,阿兄再来接你们。”
而原来朝廷在丰州也设了丰州都督府,是以康国公史大奈为都督,但那时的丰州都督,仍还是以招抚安置突厥部落为主。
不出意外,武怀良这次考明经肯定中取,本来明经就是十取一,比起百取一的进士要好考的多。
这块地方对中原王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若中原王朝能控制河套,那基本上游牧民族与中原的边界线就是在阴山,
连闯两关,就能进入最后一轮,时务策。总共三道策问,考的是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双方心照不宣的达成了协议。
这样做表面说是嘉奖封赏突厥等诸部对大唐的忠心,实际就是要不断削弱各部,不让那些都督刺史的部落首领们实力强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