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使府的幕僚们组了一个清查组,把党仁弘这些产业来龙去脉调查个清清楚楚,是贪来的归公,是抢来的还给苦主,
可只看了两眼,就吃不下去了。
“其实党仁弘如果不是这般肆无忌惮的坏规矩惹众怒,以他的官职爵位,他在岭南也学武公那般经营理财,就算不贪不抢,一年弄个百万钱还是没问题的。可惜就是太贪太狠,这么短时间抢了这么多,可知惹了多少人,落的如此下场也就不奇怪了。”
武怀玉的加急奏疏,大理寺的处置意见。
“党仁弘到使府见武公,他们一番谈话后,党仁弘被武公关进经略军营,然后武公给我们一本册子让按册查查,”
监国太子在几天后便看到了奏章,承乾看过后转交给政事堂宰相们商议,又让人送往岐州九成宫给圣人。
这个案子必须做成典型。
“阿耶,我想试试,”
殿上气氛有些沉重。
搞出了这么大的一番动静,
召集长安所有五品以上官吏,又是要南郊请罪,又是降下罪已诏,
看似皇帝极为念旧情,顾功勋,但他却感觉皇帝此举更多的不是循私情,而是要正式宣告天下,
以往那个处处顾及旧日情义的皇帝,以后不会再有了。
一路赶回长安,顾不得风尘仆仆,
皇帝立即召集京中五品以上官员到太极展前,
“朕刚从九成宫赶回来,专为党仁弘之事回来的,
国家大法,是做人君的从上天那里接受的,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不可以看做私有之物任情决断而失信于天下。
“党仁弘在岭南百般巧取豪夺各种抢掠,置下这惊人的几十万贯钱财,可武公理财的手段比抢钱还快,十几年来说句富可敌过都不为过,”
大家带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来的,既期待又有些不安。
让人难以置信,可证据确凿,那册子还是党仁弘自己交给武怀玉的。
党仁弘罪当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