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似于大唐的府兵制度,点选庶族地主子弟,自备衣粮,轮流上番当值,遇战征召,战罢归农,朝廷免除他们的租调课役。
武怀玉直接把朝廷的镇戍体系拿来使用,
建立起军、守捉、镇、戍的镇戍军体系,大唐建国初,边疆的镇戍防人是大唐常备边军,大约有六七万人轮调戍边。
或者说直白点,这种情况,能够让府兵比较划算,不会被长期的战争拖累垮家庭和身体。
府兵制有其一定的先进性,但也有其局限性,就眼下吕宋的情况,接下来肯定是一场很漫长的征服战争,要征收吕宋岛,还要征服其它岛,甚至要向南进军征服香料群岛。
“以后吕宋行政这块,我就交给你们六人了,我以后也不能常来吕宋,承志又还小,就全拜托你们辅佐三郎。”
而现在满编万人的吕宋镇戍兵,再搭配吕宋弓箭社这一乡兵民团,那无疑吕宋的战斗力将大幅提升,
“这些镇戍兵是从民壮中挑选轮值,不是招募雇佣?”
虽然武怀玉设了两阁三院,还要设立两厂,东阁既不能管辖军事,甚至还少了财权,可几人却并不在意。
吕宋第一阶段募兵计划,吕宋军招兵一千,三守捉各五百,然后下面初设九镇,十八戍,每镇各二百,每戍各三十,
合计四千八百四十人。
东阁左右祭酒,四位学士,西阁左右咨议,四位参议,还有三院的度支、盐铁、税务三使、六副使,光这三套班子,武怀玉就得选出七个主官,十四个副手。
府兵、民兵,都不能适应这种持续的战争,反而会影响吕宋的建设开拓节奏和进度,”
因吕宋州现在各据点,都是设在沿海港口,因此吕宋诸军城镇戍都要水陆发展。
管事们提到的这些,他也考虑了许久。
如果吕宋要搞锦衣卫,那最好把东厂一并搞了,他们可以担当部份军事情报工作,也可以充当吕宋侯的耳目,监督吕宋官员军将,搞两个,主要还是要互相制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嘛。
但长期的战争,府兵制是有些跟不上的。
城堡选在一处高地上,而市镇则建在城堡西面。
每个县下,再统辖一些据点城镇,建立起吕宋行政体系。
武三郎是刺史,可毕竟年少,不可能亲自管理吕宋,而武怀玉自己也不可能留在吕宋管理,
最好的办法,就是为武承志开府,以其幕府来协助管理吕宋军政等,但武怀玉又还得防着不能让这幕府权柄太大,否则尾大不掉。
武怀玉放下茶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