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章 皇帝划下的红线 (1 / 5)

+A -A

        “刚跟魏王聊了什么,朕看他从你这走时一脸高兴?”

        李世民抱着晋阳公主来到青钱柳树下,小兕子让父亲把她举高高,她要摘下那串串青钱。

        小兕子如愿摘到一串青钱后,便笑着去找武家的小伙伴们炫耀去了。

        李世民坐到怀玉面前,问道。

        “臣刚送给魏王殿下一万贯钱,魏王当然高兴了。”

        李世民愣了下。

        “你送魏王一万贯钱?何意?”

        武怀玉给皇帝分了杯青柳茶,然后简单的把事情说了一下。

        听到是这个送钱,李世民倒是松了口气,

        “你就不怕亏钱?括地志五百五十卷,一千多万言,这得雕多少块版?你印两千套,那就是上百万卷书,都能卖出去么,一卷卖百钱,难道不会亏本?”

        李世民挺多疑问的。

        “不会亏的,”

        武怀玉也没隐瞒皇帝,把雕版印刷技术的先进性跟皇帝透露了一点,印的越多越赚钱,

        光板、写板、雕版这些的成本是一次性的,印多印少都是这么多,越的越多,则这笔成本就能摊薄越多。

        而武家敢于说一卷括地志定价仅百钱,也在于武家有完整的产业链,从造纸到制墨,再自己樊川那里的众多熟练产业工人,再加上终端的书店等,这都能保证这些书印出去能卖掉。

        当然他没说跟朝廷官府的关系,

        这括地志到时肯定也还要走官方路子,往国子监、弘文馆、崇贤馆,以及州县官学校、府州县衙等送书的,

        五十五贯五百钱一整套括地志,这要是多些官府、学校采购,还愁卖?

        就算官方渠道不会很顺利,起码这两千套打底,武家是不用担心卖不掉的,卖不掉还能租呢,租书更赚钱。

        雕版印书是很赚钱的,凭借着其成本和效率的优势,竞争力极强。

        一百文一卷,请人抄书都抄不来,但武家印刷的书就能买到,还很精美准确。

        武怀玉还没告诉皇帝,其实武家印刷最赚钱的是印门神、年画、灶神、佛像这些,还有一些短的佛经、道经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089章 皇帝划下的红线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