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震惊四座 (2 / 5)

+A -A

        当时的高昌国对中原大唐是非常恭敬的,为此还为王后请改李姓,加入皇族,而大唐也很给面子,赐国姓,册封公主。

        在此后几年,

        麹文泰也一如既往的恭顺,西域的风吹草动都如实报告大唐,甚至是积极维护丝绸之路,加强贸易等,年年朝贡不绝。

        可是这好景并不长。

        大约也就维持了那么六七年的时间,

        这一切的变化,说到底还是欲谷设从漠北兵败撤到高昌附近开始,这个外来过江龙虽是兵败而来,可却在西域的混乱中很快崛起,

        麹氏高昌虽立国一百多年了,

        可毕竟是个小国,说是四郡十八县二十五城,其实也就不满万户,几万人口而已,只不过是个盆地绿洲小国,只是因处于丝绸之路上,

        工商贸易兴盛,所以才比较特别,真正的实力并不强。

        中原大唐虽强大无匹,可毕竟与高昌相距七千里。

        欲谷设可却就在高昌卧榻旁游牧驰射呢,

        而随着麹文泰老病,高昌国中事务也渐由其子麹智盛主持,高昌王这几年更是几乎沦为欲谷设掌握的傀儡。

        王子麹智盛相比起父麹文泰的八面玲珑,就显得更年轻激进些,他觉得咄陆可汗强大,必能一统西突厥,

        高昌国离大唐七千里,哪有舍近求远的道理,

        高昌就应当依附咄陆可汗,这才有生存的可能,再加上先前发生了一件事情,更是让高昌国上下都对大唐不满,

        于是在高昌王子麹智盛的带领下,高昌国集体西转,全面依附欲谷设。

        那件事情,就是焉耆国重开丝路南线。

        古丝路在西域原本有两条路线,一是经过高昌、伊吾,到达玉门关的北路。而第二条则是穿过白龙堆,经过楼兰国抵达玉门关的南路。

        随着楼兰古国的消失,南路无人维护也就渐被废弃,北路就成了唯一通道,自然成为黄金商路,繁华热闹无比,高昌国也因此十分兴盛。

        焉耆国归附大唐后,十分羡慕高昌的兴盛,于是向大唐提议重新修复南路,大唐同意了。

        没理由拒绝啊,对大唐来说,商路越多,越能促进贸易往来,尤其是焉耆还主动的表示愿意承担所有修路费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100章 震惊四座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