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楼,刚过午后,便已经热闹起来,各个阁子包间纷纷被订了出去,
一间阁子间里,一群客人在交换着一个最新消息。
“谁挂帅带兵?”
“听说是侯相公。”
“侯相?他是吏部尚书啊,武相这刚授了兵部尚书,要出兵西征,不是武相更合适吗?”
“对啊,武相战绩了得,可是公认的战神,人家是军神弟子、门神义子,战无不胜,未尝一败,他挂帅西征才是众望所归吧?”
有人说,“武相之前不是丁忧去职在家嘛,他复出之前,朝廷已经决定西征,并选定侯相了,
据说这次要发步骑十五万,还要召DTZ、契苾、党项、吐谷浑诸部等协征,要彻底的灭了欲谷设呢。”
“可我听说这次是只讨伐高昌,他们攻打我大唐藩国焉耆,犯我伊州,又阻拦西域诸国进贡,还抢掠丝路,陛下说只讨伐高昌呢。”
“朝廷这么大阵仗,怎么可能只打高昌,高昌才多少人口,几座城?当的起这么多兵马西征?”
几人喝着茶,有些激动的谈着这些‘内部消息’,长安的人,总是消息灵通的,也最喜欢这些小道消息。
有人感慨,“要是武相挂帅就好了,这位可是战无不胜的,侯君集箭都射不好,打仗一般吧,先前平吐谷浑叛乱和击吐蕃,他表现可就很一般。”
“那是,”
“可惜武相复职晚了。”
各种大唐要出兵征讨高昌国,侯君集挂帅领印,要出兵二十万的消息,一时间传的沸沸扬扬,
这小道内部消息,一下子就几乎传遍了整个长安。
西市,
怀远坊,这里住了许多在西市经商的胡商,其中就不少是高昌国人,既有汉人,也有粟特胡人,
他们也很快打听到了这宫中传出来的机密消息。
听闻大唐已经通过侯君集为帅,要发兵二十万征高昌,计划在秋高马肥之际就正式兵出玉门关,
这些高昌胡人都有些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