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不慌 (2 / 5)

+A -A

        珍贵的茶砖、牛奶、酥油、奶干、肉干,都是一驼驼的送来。

        好的就跟失散多年再重逢的父子一样。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说白了还是实力为尊,挨打吃痛了才知道谁是大小王。

        安禄山给义父剔好一盘肉,送到义父面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西域胡儿,不可轻信。”

        武怀玉听他说别人胡儿,非我族类时,感觉有点奇怪,安禄山严格来说也是胡儿,但他自己是不承认的,他精神上早就是大唐人了,甚至自认汉人。

        在大唐的许多胡人,其实都跟安禄山一样认为,而很多唐人也不觉得这有问题。

        就好比鲜卑人,现在谁还会特意的说鲜卑人?

        在中原的鲜卑人,尤其是北魏以来的那些汉化鲜卑人,虽然还保留着鲜卑胡姓,但却已经融入汉家,不管拓跋还是长孙,还有独孤、尉迟,贺楼,步六孤等等,现在没人觉得这些是胡人,

        而也有许多北魏鲜卑胡姓,也有改为汉姓的,比如拓跋氏改为元姓,独孤改刘姓,步六孤改陆姓,贺楼氏改楼氏等,

        安禄山的这个安姓,也有许多是北魏鲜卑安迟氏改成的安姓。

        南北朝以来,汉胡大融合还是主流的,

        如今大唐一统天下,国力蒸蒸日上,汉家文化礼仪制度也是越发受到尊崇,在中原的那些胡人,都在积极主动的融入中国,以中国人自居并引以为傲。

        安禄山就不觉得自己是胡人,他觉得自己就是妥妥的唐人,甚至是汉人,他说汉话,做着唐朝的官,生活饮食等等各方面都是主动汉化的。

        他们愿意为大唐忠心耿耿,

        虽然有点奇怪,但却是当下真实情况。

        西域漠北,甚至是边远之地的部落,在安禄山他们这些人眼里,那才是胡人,是野蛮人,甚至不算人。

        安禄山的脑袋,他的思维,其实就是一个唐人。

        武怀玉让他做弓月镇的镇守使,给他三千唐骑留镇,他欣然接受。

        美丽的双河,河水并不算深,发源于弓月西北的雪山,由西向东流经温泉、博乐市,在精河与大河沿子河汇合后,以北偏东流入艾比湖。

        正是这条双河,与东面向北流的精河,也就是石漆河,一起蕴育出了美丽的双河河谷草原,

        现在这片美丽的双河草原,武怀玉在此设立了双河都督府,交给了之前表现积极的摄舍提部,让暾啜做了双河都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133章 不慌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