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大唐西州 (2 / 5)

+A -A

        高昌国自然不会错过这资源,来我地盘做生意,当然得抽税。

        高昌人收税很有意思,他们是称重估计,向交易双方都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称为称价钱,每半个月统治一下收取金额,税钱采用银钱结算。

        这种仿波斯萨珊银钱,每枚重量跟唐开元差不多,但一枚能换三十二枚唐铜钱。

        “看这個做什么?”樊兴大口吃着西瓜,瞧了两眼,就不感兴趣了。

        “这是从高昌王宫拿来的钱帐,里面的记录很有价值的,”武怀玉笑着说道,“你看这个,每交易生丝十斤,交易双方需缴纳银钱一文。交易白银一斤,缴纳一文,交易黄金四两,缴纳一文。”

        “从这些就可知,高昌的生丝、白银、黄金的价值比例。”

        大体就是十斤生丝一斤白银,四两黄金。

        黄金一两、白银四两。

        而中原内地,黄金一两,大约是兑白银五两。

        不过高昌帐上的斤,用的是魏晋时的斤,相当于隋唐的小斤,也就唐斤三分之一不到,约二百二十克,用一高昌斤纯银打造仿波斯银钱,每钱约重四克,能打造五十五文。

        一斤银的交易税为一文,税率大概就是百分之一点八。

        “高昌的这个称价钱税法,其实类似东晋时的输估、散估。”

        晋自过江,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有文券,率钱一万,输估四百入官,卖者三百,买者一百。无文券者,随物所堪,亦百分收四,名为散估。

        东晋抽税比例是百分之四,高昌的税率大约是百分之二。

        高昌国征税,以银钱结算,最小单位是半文,因此商品总值超过二十五文,征称重钱。

        从这帐册中还能得出,高昌一两黄金,实际是兑换十二文,到十三文半左右,金银质量兑换就是一比四左右。

        而在高昌,一斤生丝价格为五文银钱,值唐钱一百六。

        在中原,一匹绢值钱二百左右,而一般两斤生丝可换一匹绢,则在高昌一匹绢当值钱三百二,中原一匹绢却值二百,这里面就有很大的差价可图。

        除了这份内藏收税帐本外,武怀玉这些天还看了许多高昌帐册。

        从那些数字里面,就能窥到高昌底细。

        比如说高昌征收田赋,是按两亩半交纳银钱两文计算,高昌国帐上一年田租是七万两千文银,那么高昌征税的田,不到七万亩。

        而据《兵部条列买马用钱头数奏行文书》显示,高昌的平均马价是三十七文银,折唐钱不过一千一百八十四文钱,这个马价真的挺便宜,这也与高昌地处西域,这里不缺马有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147章 大唐西州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