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蕃罹乱,二十余年,比者莫贺咄、欲谷设、贺鲁、麹文泰等猖狂,百姓重被劫掠。
朕君临四海,情均养育,不可使凶狡之虏,恣行侵渔,无辜之甿,久遭涂炭。故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怀玉等,统率骑勇,北路讨逐。卿等宣畅皇风,南道抚育,遂使凶渠畏威,夷人慕德。
伐叛柔服,西域总平,欲谷设、贺鲁、麹智盛等既已擒获,诸头部落,须有统领。
卿深感因义,甚知法式。
所以册立卿等,各为一部可汗,但诸姓从欲谷设、贺鲁等,非其本情,卿等才至即降,亦是赤心向国,卿宜与武怀玉等,准其部落大小,位望高下,节级授刺史以下官。”
这是朝廷给弥射和薄布两人补的正式册封可汗诏书,
弥射是武怀玉生擒欲谷设后,向朝廷推举的北庭新汗,汗号都是他拟的,也还给南庭的薄布改了个汗号,这事长安的天子都给允了。
然后就是武怀玉设的各羁縻都督府,朝廷也都允了。
这次旨意,不仅西突厥南北两庭下的十箭部落与别部设立的都督府,举荐的都督都通过了,
而且天山南的西域诸国,以及河中昭武粟特九国,这次同样也一并设立了羁縻都督府,各国国王都授予了大唐羁縻都督之职,并还授予了相应的公侯爵位、大将军等爵位散阶。
“突厥北庭兴昔亡可汗、昆陵都护府都护,臣阿史那弥射领旨谢恩。”
他向代表天子的内侍监张阿难拜伏谢恩领旨,捧着明黄绫绢诏书,还特别郑重道,“天无二日,土无二王,惟伏大唐皇帝,真皇帝也,岂敢阻兵恃险,偷窥名号,今便感慕淳风,归心有道,屈膝稽颡,永为藩附。”
而被册封为继往绝可汗的南庭之主阿史那薄布,更是直接叩首自称奴薄布。
在突厥人认知里,臣和奴就是一个意思,既然向唐称臣,那他就是唐天子之奴。
这两位可汗一个称臣,一个称奴,都表示了对大唐的臣服,他们也不跟贺鲁那般自大敢称大突厥贤圣天子,甚至很识相的还加上了突厥北庭、突厥南庭这样的前缀。
而张阿难也当众宣读了皇帝口谕,说突厥称雄漠北西域,多历世年,百蛮之大,莫过于此。往虽与和,犹是二国,今作君臣,便成一体。
已敕有司肃告郊庙,宜普颁天下,咸使知闻。
这就是李世民公开正式的宣称对西域突厥和各国的主权,支配权。
薄布也是再次向天使表态,“臣既蒙竖立,复改官名,昔日奸心,今悉除去,奉事至尊,不敢违法。”
有这两位西突厥的可汗带头表明忠心,宣誓效忠臣服大唐与天可汗后,其它一众大小首领,也都一一上前受封,领旨谢恩,宣誓效忠。
一时间,可汗、小可汗、叶护、都督刺史,公侯将军,授封了一堆,每人都拿到了正式的官告身,甚至还有印章和官帽官服。
两可汗各兼一都护,其余俟斤、啜设、叶护、国王,也都兼都督、刺史,特勤、王子等则也授予将军、郎将等阶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