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安西军最近一直到处籴麦买粟,左氏囤积这么多粮食却不肯出售,现在倒是舍得拿出百多万钱行贿我牙兵校尉,还搭个女儿。”
“这个左氏,得好好查一查。”
“武相,查过了,左氏家族这么有钱,最主要的还是他们放贷。左氏放贷,利息很高。
借银十文,每月就要一二文的利息,延时还不上,每月还要罚一文银。这利滚利,还不上那就得典妻卖女,拿田宅抵债。”
左氏放贷,最低利息都是月利一分,高的两分甚至三分,关键是他还喜欢放短期的,
时间越短,那么周转越快,利息收益越高。
特别是复利的利滚利,这借十文银钱,要是滚一年下来,可不是利息十二文,而是变成几十文银,许多人还不起,那就只能典妻卖儿,卖房卖地,左氏家族的财富就是这么积攒起来的。
左家靠剥皮吸血攒起万贯家财,每年又买田置地,还经营作坊,组织商队贸易,
靠剥削发家,却又喜欢捐钱建造佛窟佛像等。
“有个人先前找左氏借了十文银,一月后还,利息两文银。结果到期还不上,拖了三个月,结果就滚到了三十文银。借贷者还不上,左氏就以以半价收走了那人的葡萄园抵债,不足者,又让那人把十五岁的儿子抵债,
那个十五岁的儿子,只抵了六匹绢和五文银。”
五文银,不过值一百六十钱,而西州六匹绢,也就值一千多文钱,加起来这个十五岁的少年,身价就两千铜钱。
而在中原,一个十五岁的健康奴隶,起码也值小两万钱。
就算在西州,也远不止两千铜钱的,左氏给人打了个三折都不止。
“左氏有高昌城和崇化乡有粮铺吗?”
“有,还不止一家,高城诸城,左氏都有粮铺,得有二十来家粮铺,甚至在伊吾、焉耆、龟兹、金满等都有粮铺,左氏不仅是大地主,也是大粮商。”
“那最近安西粮价一直在涨,左氏是否有故意囤积居奇,哄抬粮价?”
李克用表示左氏确实有这种行为。
“那还客气什么,把左家抄了,将左憧熹下狱问罪。圣人仁慈,让他们迁去中原内地,做为降人,性命财产都能得到保全,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竟然敬酒不吃吃罚酒,还要跟朝廷玩这套,哼。”
给脸不要脸,那就不客气了。
特别是左氏囤积了十几万石的粮食,现在安西屯田还刚开始,军需大量粮食,西域各处忙着采买粮食,左氏还敢捂着这么多粮食,还敢囤粮涨价,这不找死么。
“严查,严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