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此去为大汉解忧 (3 / 4)

+A -A

        “细君公主?好像听过。”

        “张骞二次出使西域,曾想结盟乌孙,并许以大汉公主嫁乌孙王,共同抗击匈奴,乌孙王未答应,但匈奴却以乌孙通汉为由,欲攻乌孙国。

        乌孙王猎骄靡于是派使者到长安,向汉武帝求娶公主。”

        姜行本听到这,拍着腿道,“这乌孙王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后来呢?”

        “汉武帝自是愿意结成这门亲事,于是选了曾参与七国之乱而获罪的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为和亲公主出嫁乌孙。”

        “猎娇靡封细君公主为右夫人,但同时也迎娶了匈奴公主为左夫人,在当时,乌孙以左为尊,细君公主在匈奴公主之下。

        这位细君公主身在千里之外的异族他乡,饮食不服,语言不通,又和敌国公主共侍一夫,还得小心经营维护乌孙和大汉的关系,相当艰难。后来猎骄靡去世,他的孙子军须靡继位,根据乌孙风俗,细君公主须再嫁军须靡,公主十分难以接受这种习俗,忧思成疾,在生下女儿后一病去世。

        汉武帝为维持和乌孙的结盟,只得再选了位公主和亲,最后挑了也曾参与七国之乱,兵败身亡的楚王刘戍之女解忧······”

        一段数百年前的历史往事,武怀玉缓缓道来,

        不知不觉,他的身边围坐了一群将校,

        “你们知道吗,这个地方在汉朝时,叫赤谷城,是乌孙国都,当时的乌孙国,人口六十余万,士兵十九万,十分强盛,西域最强,大汉和亲结盟联合抗匈奴,”

        “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曾经就在这片地方生活,距我们已经七百余年了。”

        相比起细君公主的心思细腻,难以适应乌孙,早早病逝。后来和亲的解忧公主,却在乌孙国生活了整整五十年,先后嫁给了三位乌孙王,她经历多次流血内乱,最后还谋划刺死了自己的第三任丈夫。

        赤谷城,距长安八千九百里。

        “当年,解忧公主走在前往西域的路上,发出过这样的一句话,解忧,解忧,愿我此去能解大汉百姓之忧。”

        十几岁的解忧公主嫁给了军须靡,直到六十八岁时,上书汉宣帝:“年老土思,愿得为骸骨,葬汉地。”

        汉宣帝也感念公主的坚毅果敢,大半生为了大汉和乌孙的联盟友好而奋斗,有大功于汉室,于是派人赴西域将她接回长安,享公主之尊位,两年后,公主病逝于长安。

        解忧公主四子两女,大儿子做了乌孙国王,次子跟随回长安,后来做了莎车国王,长女为龟兹王后·······

        许多安西军将校们,并不知道眼下这片被牧民放牧牛羊的草场,居然曾经是乌孙都城,更没想到,原来在七百多年前,

        就曾有两位汉家公主和亲于此,

        更想不到那位解忧公主在乌孙五十年,嫁三位乌孙王,更是一直为维护大汉在西域的利益而努力。

        连她和亲时带的侍女冯缭,多才多智成为解忧的得力助手,后嫁给乌孙右大将,屡屡为大汉维护与乌孙的关系,因其出色才能,还被汉天子授封为皇帝正式使节,行赏赐于城邦诸国,西域敬信,号冯夫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201章 此去为大汉解忧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