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上还是以守待攻,不主动远征漠北。
后来又扶持东突厥复国,也是想拿他们做缓冲,充当炮灰。
朝中很多声音反对出兵漠北,觉得漠北太遥远,薛延陀如今实力也很强,朝廷千里迢迢的越过大漠去征讨,占不到便宜,粮草补给等也困难,耗费还大,再则漠北那地方,打赢了也无法长期占领,那里除了牛羊牲畜,城池都没一座。
再者,薛延陀人要是打不赢,他们还可以跑,跟游牧民打仗很难。
当初打吐谷浑就老费劲了,这吐谷浑还离的近,而漠北薛延陀太远了。
李世民也一直忍着,甚至中间还好几次很不仁厚的骗薛延陀假和亲,各种条件,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却又找理由拒绝,薛延陀也是被耍的怨念深重。
此时李世民重提薛延陀,
是因为他从武怀玉平定西域一事中,看到了解决漠北的路子。
西域也够遥远,但武怀玉当初照样带着一万六千骑,七千里奔袭欲谷设。
那么现在朝廷也可以再远征漠北,
而且大唐拿下了西域以后,这意味着,朝廷不仅可以从碛南联合东突厥进攻漠北,也还可以从漠北的西边金山方向出兵,拉上西突厥和西域诸国的仆从军,
甚至大唐也还可以拉上东部的契丹、奚等早就内附的藩属国一起攻薛延陀,
还能内部分化铁勒诸部。
总之,李世民觉得打薛延陀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他无须再忍夷男了。
灭掉漠北薛延陀,李世民能睡个安稳觉了,然后,也不是就高枕无忧了,还得灭掉辽东高句丽,
不过这个不急,先得灭漠北。
然后他就可以去泰山封禅了,相信那时总没有人再反对。
封禅泰山后,再来考虑灭高句丽。
“朕打算多路进攻漠北,一举灭掉薛延陀,伱来做统帅如何?”皇帝道。
武怀玉想也没想就摇头拒绝了。
他清楚皇帝也不可能真会让他来做这个统帅,一次西征,都让皇帝开始猜忌,都拿出捧杀这招了,武怀玉岂会不明白,皇帝不可能再让他有机会带统兵挂帅。
更何况这北伐薛延陀,一看就没太大难度,但最后功劳却是不小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