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来势汹汹。
武怀玉跪坐那里,心思急转,他没慌,还能稳的住,因为他相信皇帝不太可能这个时候要这般直接弄他。
也许还是跟当初对付李靖一样的套路,
立下大功后,皇帝先挑小错,打压一番,再来赏赐。这样既能压低一些封赏,也能敲打敲打立功的臣子不让他飘了。
殿中热闹起来,
皇帝起身,居高临下问武怀玉,
“对御史台弹劾你的这些罪行,你可有解释?”
武怀玉顿首谢罪。
“有人说臣谋反,那是诽谤诬告,臣绝不认。臣遇陛下时,仅是一捉钱令史,是陛下赏识提拔,这些年陛下对臣也是信任有加,臣铭感五内,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岂能有那不忠之心。”
“有人弹劾臣治军无方,驭下不严,甚至说臣擅自用兵,跋扈专权,收受贿赂等等,
臣也是绝不认的,臣统兵在外,相隔万里,岂能事事请事朝廷,战机稍纵即逝,臣既然受陛下委以帅印,就得能够自主决断。
至于说分赏将士财物等,臣也不觉得有错,将士们征战在外,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卖命,打下城池攻下土地,缴获了些钱财牲畜,拿出些分赏将士,这又何错之有?”
武怀玉在殿上情绪激动,对于弹劾他的罪行,一条都不认。
就连有人拿安禄山抢掠龟兹并与龟兹王后王妃私通之事攻击他,他也不承认。而他自己跟疏勒王妃的事,他更不认。
这倒不是武怀玉以为这些事没证据查不到,
他这也不过是配合皇帝表演。
很多事情,本就是错了,也都是能查到,甚至皇帝肯定是早已掌握了证据的,但他还是要否认,就是为了让皇帝抛出证据,好给皇帝进一步处置的理由。
果然,
在武怀玉拒不承认后,
御史大夫张亮当殿呈现了许多武怀玉的罪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