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五百里加急洛阳 (2 / 7)

+A -A

        刘邦说,吾行天下,唯见洛阳。而李世民则说,洛阳中土,朝贡道均,朕故修营,意在便于百姓。

        隋唐源于北周关陇集团,关陇集团又发源于北魏,北魏建都洛阳,

        上层贵族言行规范都以继承洛阳为荣,标榜正统。

        洛阳不仅是地理上的中心,而是方方面面上的中心,甚至大唐的官话,都以洛阳音为标准,在朝堂上说关中口音甚至还会被认做是没文化,会被嘲讽。

        除了政治和文化层面,

        其实李世民谋划要推行两京制,升洛阳为东都,也还是因为关中虽有八百里平原很肥沃,但关中毕竟偏居一隅,

        天下一统,国家越来越兴盛,雍州百万家,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关中无法供给长安这座京师的耗费,粮食每年都会有大量缺口,

        而关东江南虽有粮,可道路却限制了运力,再怎么修路挖河,仓库转运,这始终是个大难题,尤其是导致运进关中的粮食成本太高,江淮的粮运进长安,运输成本是粮食本身的数倍。

        越往后,以后长安做为都城而产生的问题越多。

        当年隋朝统一南北,也面临过这个问题,所以后来营建东都,迁都洛阳,粮食等不好运进长安,但修大运河后,南北的粮食运到洛阳都非常方便。

        且有大运河,工商也能发达。

        长孙无忌在洛阳做了五年都督,还是给洛阳城带来了不少发展的。

        大唐对于洛阳,向来也是很重视的,李世民攻下洛阳后,朝廷就以洛阳为陕东道大行台的驻地,秦王李世民就兼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李世民用心腹屈突通镇守洛阳,

        后来又先后任命了杨恭仁、武士彟等都督洛阳。

        五年前,又把国舅长孙无忌外放洛州都督。

        长孙无忌是鲜卑贵族,籍贯上就是河南洛阳,他年轻的时候,也是在洛阳长大的。

        虽然武怀玉觉得长孙无忌这個人,有些心胸狭窄,且比较贪权,但能力也确实是很不错的,玄武门后他被李世民评为功列第一,那可不是因裙带关系。

        长孙无忌除了没有带兵打仗这方面的经验和天赋,搞搞行政他还是很厉害的。

        五年时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232章 五百里加急洛阳 (2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