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不知!”
“你之前所查的案件,还有许多疑点未解,有疑点,就代表着没有完全告破。”
乐儒深吸一口说道:“我们的这个陛下,他心里的事,就算是本官也只会说七分,留三分,对于你是说三分,留七分!”
“陛下让你继续查案,就拿你遇刺一事,你以为你查的清楚吗?”
楚天九摇摇头说道:“查不清楚,此案疑点重重,一个简单的行刺,若是有这么多疑点,那就说明是太刻意的栽赃,但是目前又找不到栽赃的证据。”
“你知道,陛下心里更清楚,陛下让你查到底,根本不是想知道幕后的指使到底是谁,这对陛下来说并不重要!”
“敢问乐大人,陛下在乎的是什么?”楚天九问道。
“陛下在乎的是,在这件事上,太子会如何应对,是否做的漂亮,是否还击的果断,以及栽赃的幕后主使又如何继续伪装。”
乐儒的话,让楚天九有些意外。
楚天九发现,他对炽帝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至少跟乐儒比起来,显而易见。仟仟尛哾
“乐大人,从新税推行这一点就足以说明,陛下乃是明君,如果太子和景王,真的犯下重罪,陛下应该不会执意庇护吧?”楚天九问道。
“陛下是明君,这不错,陛下登基以来,也定过几件国策,也都是稳住社稷,国泰民安。但是立储之事,向来也是国之大事,更不可轻易更改,乱了国运。”
乐儒继续修建着花草,“近几年,由于陛下的重心都放在了太子和景王的身上,以至于权利集中,导致云都朝局如同一潭死水,北狄刚犯边境,西戎又图谋西渝,天下九州,乱象已起。”
“所以,此时推行新税,是最佳时机?”
“不错,这也是因为你前面的铺垫,连破大案,搅乱了朝局,在加上七皇子回朝,此等风云际会之时,正是男儿建功立业之日。”
乐儒收起了笑容,严肃的看着楚天九:“太子去北辽,景王去济州,康王去西渝,此乃彰显能力的时候。”
“康王有仁义之德,有勇武之心,但是性情耿直,不擅权谋。你之才,不弱于本官,如果你愿意辅佐康王,日后,必定能做到本官这个位置。”
楚天九心中一惊。
“乐大人,您这是让下官选择站位啊?”
“水至清则无鱼,遥想当年,本官追随炽帝的时候,炽帝也并未被立储君,到了这个时候,即便是中立,也该选择一人了。”乐儒说道。
“可是,乐大人也说了,太子为储君,立储乃是国之大事,不可轻易更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