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闻言一喜,大声道:“谨遵主公之命!”
张纮和恒阶听到孙策如此一说,也是点点头,算是认可。
陆昭看到此情此景,对于孙策及诸位同僚,认识也更深了一些。
出得营寨,孙策骑马而行,左侧是祭酒从事张纮,主簿恒阶,功曹秦松,参军陆昭一众文官,右侧则是虎步校尉徐盛,陪戎校尉周瑜,扬武校尉韩当,侍卫司军司马孙辅,徐琨,李襄诸将。
孙策身后便是7000侍卫司亲军以及韩当麾下的500骑兵和1500弩兵。
孙策远远看去,果然见一人正横刀立马于枫桥之上。
那人一身华丽甲胄,头盔上的红缨随风飘扬,骑在一匹高大的辽东马上,手中横拿着一把大刀。这人正是严白虎之弟,严舆。
严舆的身后是一万大军,已经列阵停当。
孙策笑了笑,看向一旁的周瑜问道:“公瑾,邓当和孙海那边准备好了吗?”
周瑜轻笑着说道:“都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出击!”
孙策点点头,对徐盛说道:“文向,出击吧!”
徐盛拱手道:“末将领命!”随即,拔出长刀,大声一吼,“虎步营,随我出击!”
“出击,出击,出击!”士气高昂的虎步营士卒大吼三声,紧随其后,冲杀出去。
严舆见徐盛拍马而来,大刀一横,便与之战成一团。
严舆的武艺还算可以,不过与徒手搏虎的徐盛相比,就要差得多了。
不过十来个回合,严舆便有些撑不住了,心中暗骂徐盛怪力!
强忍着又是几个回合过去,严舆脑门上已经留下豆大的汗珠。
这一边,孙策看严舆已经快支撑不住,便接过一个侍卫司亲军递来的令旗,轻轻挥动。
三下过后,便是两支响箭射出!
枫桥两边,蓦然之间,各自突出了数十艘走舸,那两边打头之人,正是侍卫司军司马孙海和邓当二人。
这走舸,乃是一种轻便快速的战船。在《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曾提到:“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说的正是这种战船。
二人手下两千士卒,正是站在走舸上,各自手持弓箭,朝岸上抛射。
密集的箭雨让严舆的一万大军不断后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