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想好了,朱恒便命令手下一军侯领兵500驻守盐仓,嘱咐他严密把守,不得有丝毫松懈。
而朱恒自己则带着300士卒前往盐滩救援。
对于自己亲自训练出来的士卒,朱恒极为自信,与正规军作战尚且不惧,更何况是一些海贼。
孙策对于海盐县确实是极为重视,盐丁身上的装备都是极为精良。
每人一套皮甲是必不可少的,一副方盾,一把环首刀,再加一把弩,就是盐丁的全套装备。
朱恒虽然年轻,却是极为谨慎之人。
出盐仓之后,在朱恒的带领下,三百盐丁呈防御阵型向盐滩推进。
朱恒行军的速度并不算快,他相信自己亲自训练的盐丁,一定能够撑到自己赶去。要知道盐滩上的盐丁可是200号全副武装的正规军。
况且,朱恒相信,敌人有极大的可能是在路上埋伏自己,甚至再狂妄一些更会直接进攻盐仓。
所谓的防御阵型,是朱恒在训练盐丁时琢磨出来的一种利于行军防御的阵型。
简而言之,就是持盾使弩而行。
这也是为什么朱恒要求孙策提供方盾的缘故。
孙策军中大部分刀盾兵使用的都是圆盾,主要原因是圆盾轻便便于携带,当然造价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并不意味着,孙策军中没有方盾。
方盾要比圆盾的防御性更加强大,相比轻便的圆盾,方盾面积更大,同时盾上倒三角形的豁口也更利于弓弩的反击。
行军时,士卒以伍为单位,每一伍为一排。
伍长在左侧,左手持方盾,右手持弩,环首刀则挂在腰间。主要作用是为了防御左侧遭受的进攻。
副伍长,即战场上伍长战死后,替补为伍长的士卒,不是军中的正规编制。
副伍长在一排的最右侧,右手持方盾,左手持弩,环首刀同样挂在腰间,其主要作用是为了防御右侧遭受的进攻。
夹在伍长与副伍长中间的三个士卒则单手持盾,环首刀挂在腰间,弩挂在背后,当遭遇突然袭击时,听候伍长的命令,选择用弩攻击或是用刀攻击。
朱恒作为一军统帅,此时并没有骑在高头大马上,万一被敌军给突突了怎么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