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刘表一向自诩名士,也不屑于用那等手段,才使得两人可以在庞德公门下安心求学。
一方面,二人在庞德公门下已经求学数年,自忖已经学到了不少东西。另一方面,二人年龄也已经不小,妻弟如今在江东创下了偌大的局面,两位自然想要回江东一展所学。
孙策如今帐下确实缺少大量的文官,秣陵郡没有郡丞,会稽郡没有郡丞,临海郡没有郡丞,宛陵郡没有太守。
临海郡如今处于军管状态,暂时孙策是不打算安排郡丞。
宛陵郡太守,是给郡丞鲁肃留下的升迁空间。
所以说,如今最合适的位置就是秣陵郡郡丞和会稽郡郡丞。
当然,孙策也不会一拍脑袋,就让自己的这两个姐夫去当郡丞,自己再专断,也要考察一下这两位的才能。
再说,秣陵郡太守恒阶和会稽郡太守高岱都是自己的心腹之人,总不能让两人觉得自己任人唯亲。
没过多久,孙策的这两位姐夫便联袂而来。
说起来,弘咨与陈嘉既是连襟,又是同窗,这交情自然是非比寻常。
而三人见面倒真是有些尴尬。
弘咨与陈嘉先是拱手施礼,说道:“拜见讨逆将军!”
孙策也只得扶起二人,说道:“两位姐夫不必多礼!”
三人分别落座,孙策坐在上首,观察着二人。
弘咨年长一些,约莫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外表看起来很精神,整个人精气神很足。孙策看了,不禁在心中暗暗点头。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稍微比弘咨年轻一些的陈嘉看起来也是很精神的一个人,约莫二十二三岁,脸上总是带着一股微笑,看起来,让人如沐春风。
孙策首先对弘咨说道:“大姐夫,我若以你为秣陵郡太守,你欲何为?”
弘咨闻之一震,略微思索了一下,开口说道:“我若为太守,做三件事,劝农,劝学,劝商!”
孙策笑了笑,问道:“仔细说说!”
“劝农使百姓无饥馑之虞,劝学使百姓明礼仪道德,劝商则为郡县之繁荣!”弘咨缓缓的说道。
孙策暗暗点头,劝农和劝学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劝商倒是颇有新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