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节 丝绸倾销 (2 / 3)

+A -A

        真正的原因,还是乌孙人在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他们想取匈奴而代之,成为草原新的霸主而已。

        想当初,匈奴人对乌孙可是非常好的,至少比汉朝现在对乌孙好。

        起初,乌孙人的先王被月氏人砍掉了脑袋,做成了酒器,先王之子猎骄靡靠着几个下人的保护,才逃得性命,后来被匈奴冒顿单于收养。

        冒顿在世时,对猎骄靡视若己出,不仅帮助其复国,替他收拢因战乱失散的子民,还给了他许多牲畜。

        冒顿死后,继任的老上单于,更视猎骄靡为亲兄弟,许其在西南方向自主发展,由此奠定了乌孙国的基业。

        一度,乌孙军队跟匈奴军队是形影不离的好兄弟,两国一同彻底消灭了东胡,驱逐了月氏。

        可等到汉军漠北决战,击溃了匈奴王庭主力,歼灭掉了匈奴数支精锐后,乌孙就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转身,不仅仅不拒绝了匈奴单于的征调命令,还跟汉朝眉来眼去,颇有些郎情妾意的味道。

        那个时候,猎骄靡可还活着呢

        当初细君公主和亲的对象,本来就是猎骄靡,只是嫁过去以后,猎骄靡年老体衰,就让其改嫁给了其选定的继承者军须靡……

        想想父皇当初给细君公主的诏书,要求其以大局为重,入乡随俗。

        刘据睁开了眼睛。“这国家之间,确实是只能谈利益……”

        刘据心中想着,却听到张恒说道:“军国大事,王兄与我,也只是能闲聊一下罢了,真正决定权还是在朝廷诸公之手,不过,以在下的想法,假如真要结盟的话,倒不如建立一个双赢的盟约……”

        “双赢?”刘据好奇的问道:“请教先生,如何实现双赢?”

        “简单”张恒笑道:“当初张骞公不是说过安息人非常喜欢我汉室的丝绸吗?那就在盟约之后增加一个丝绸贸易约定,我朝每年提供一定的丝绸给安息,换取安息人的黄金白银,这不是双赢是什么?”

        张恒脑子里顿时全是黄金黄橙橙的光芒。

        要知道,汉朝的丝绸,运到安息,起码价格就要翻上几十倍,要是再运到罗马…………

        张恒记得,中国的丝绸在罗马价格比黄金还贵重。

        这年代,估计也没什么人懂得什么叫顺超,什么叫倾销。

        反正中国人只要努力养蚕,那么,罗马人、安息人就得乖乖的去抢劫,把抢来的黄金送来中国。

        如此一来,双手不沾鲜血,就能够得到全世界的黄金。

        以后在加上一个瓷器就更不得了了。

        “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却岁入赋税数千万贯……靠的可就是海外贸易……”

        至于与安息的盟约,张恒想了想,还是签订更有利一些,主要是有了这一纸盟约,汉朝就能够年年得到西方世界的变化消息,能密切留意到西方的变化,欧罗巴大陆上发生的事情,这样,虽然隔着千山万水,但中西方的交流却可以一直保持。

        再者说了,若能每年丝绸贸易入账万金甚至数万金,那么,汉朝就有了开发西域的财政资本。

        只要能在西域站稳脚跟,到时候就算凯撒攻击安息,汉朝也可以通过西域的属国快速增援过去。

        至于罗马军队……张恒倒是很好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第一百五十节 丝绸倾销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