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十节 高老七的醒悟 (4 / 4)

+A -A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刘彻微微一笑,把玩着这些新奇的诗句:“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好诗!”刘彻抚掌赞道,这几句一出,全篇的风格就完全变了,从对游侠的赞誉,变成对忠臣志士的推崇。

        关中自古多豪侠,民风好侠。

        张恒又是一个气血方刚的年轻人,从前作《胡无人》中,刘彻就能看的出来,这个年轻人,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因此,能写出这样热血的诗作出来,刘彻倒并不好奇。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春秋中,流芳百世外?”高老七的心神却全在了被张恒改过的最后一句之中。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高老七看着张恒,微微发怔:“这就是侠的最高境界吗?难怪我以前一直觉得,虽然我一直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可却总是少了些什么,原来……原来……真正的侠,是这样的!”

        这一刻高老七醒悟了!他觉得自己已经似乎找到了追寻已久的真正的游侠道路,一个能超越前辈剧孟、郭解成就的道路!

        张恒念完最后一句,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最后一句,他是没办法,不得不改。

        因为里面的典故,张恒翻遍了所有的书籍,都没有找到。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在这个时代,有太多的典故没有发生。

        像成语“不学无术”,就是霍光的政敌,给霍光贴的标签,在这个时代,是特定给霍光一个人所用的,就跟南陵的某些人在私下议论的时候说起小人这个词语的时候,不用想,大家都知道,指的就是张恒。

        “意境不错!”反复揣摩一番之后,刘彻给出了评价,但却也仅此而已了。

        终究,在这个时代,赋才是主流,才是正道,就连楚辞都成了偏门了。

        不过也没关系,诗词歌赋,本就不过是调剂之用。

        真正的实力,还是得看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其他的一切,吹的再好,也顶多能混个侍中,或是像枚乘之子一样,当个专门给天子写赋赞美的御用文人。

        就连司马相如,也被自己的名声所累,尽管有治世之才,最终却还是没办法实际为官一任。

        所以,不擅长作赋或者说不能抄袭名赋大作,对于张恒来说,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不用担心以后被人抓住名声,做文章,给他的未来设置障碍了——虽然张恒本心还是不想当官。

        当时代如此,由不得他挣扎。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第一九十节 高老七的醒悟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