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节 新学生 2 (1 / 4)

+A -A

        第一百九十二节新学生(2)

        在心中想了想,权衡再三之后,刘彻开口问道:“后生,有没有兴趣也教一下老朽的幼子!”

        刘彻说话的时候,眼睛是钉着张恒的。

        被刘彻这么盯着,张恒有一种被天敌盯上的感觉,背脊都有些凉梭梭的。

        张恒听刘彻那么一问,心中乱糟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跟诸侯王沾上边的人,除非发生奇迹,否则注定了政治生涯的终结。

        汉室历史上,只有三个曾经辅佐过诸侯王或者给诸侯王做过老师的人,最后依然能混进中枢,位列三公九卿。

        其他人,譬如太宗孝文时期,天下闻名的贾谊,一朝被人赶到诸侯国之后,终身就再无复起之望了。

        又如董仲舒,当初,公孙弘忌惮董仲舒学问比他高,就出了个阴招,让董仲舒去诸侯国为相,因此彻底毁掉了董仲舒的政治生涯。

        在汉室前期的政治斗争之中,高层之间博弈,一旦有一方被赶去了诸侯国,那么另外一边就会很明智的选择放手,不再穷追猛打。

        而那三个能从诸侯国的泥潭中杀出来,最终位列三公九卿的三位大能。

        袁盎是因缘际会,正好赶上吴楚叛乱,朝廷不能少了这么一个知道叛军根底的大臣。

        因此勉勉强强才混进了九卿队伍。

        而卫绾,则是因为风云突变,当时的胶东王刘彘,摇身一变成了太子刘彻,所以,他这个老师自然也就扶正了。

        至于韩安国,吴楚叛乱,韩安国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而且,韩安国能当上御史大夫,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梁王刘武当时已经死了很久了,就连梁国都被拆分成好几个小国,对中央政权不构成威胁的缘故。

        因此,在朝堂,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恨某人,就让某人去做诸侯国国相罢。

        张恒有些慌乱,这个突发状况,是他所未能料到的。

        “装逼装过头了!”张恒在心中哀叹一声。

        但他能怎么办呢?

        回绝吗?

        就以私人身份来说,回绝刘彻都不妥当。

        若摆上明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一类的说法。

        皇帝分配你一个工作,你还唧唧歪歪,想不想要脑袋了?

        再者,张恒现在可以说,还是戴罪之身,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第一百九十一节 新学生 2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