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信看完,张恒冲这两人微微一笑,道:“老师所托,学生敢不尽力?”
在毛远的信中,大部分都是在说当年张恒在君子学馆时的事情,说他勤奋刻苦什么的。当初,张恒拜入君子学馆之时,毛苌就已经老朽了,实际在教授张恒等人的文化的就是毛远。
毛远这位老师,给张恒的印象很好。
是一个真正的君子,有孔子的遗风,并不歧视张恒这些寒门子弟。
而且毛远记忆非常好,在信中他甚至提起了两件张恒自己都忘记了的事情。
这让张恒微微有些脸红。
不过,在信尾毛远就笔锋一转,婉转的提出了,希望张恒给他的两个儿子谋个进身之路的请求。
河间毛氏,虽然在儒门名声很大。
但是,受已故河间献王刘德的影响,基本上毛氏子弟很难出仕做官,只能在君子学馆中当教书先生。
现在,君子学馆的众多弟子中,好不容易出现了张恒这么一个可能跟上层有密切关系的弟子。
毛远当然会好生利用了。
而面对毛远这个老师的请求,张恒不可能不帮忙。
“多谢子迟兄”这两人一听张恒这么说,立刻大喜。
在来长安的路上,他们已经听到了许多关于张恒的传言。
无论是一年之内拜为右庶长还是如今已为孝廉,都让他们两人啧啧称奇。
“两位兄长请起”张恒连忙扶起两人,稍稍想了想,就找来一张丝帛,拿起笔,在上面写了起来。
等写完,张恒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问题之后,张恒将那张丝帛交给两人,道:“二位兄长请持此书,至长安尚冠里,拜访奉承都尉霍公,小弟与霍公乃莫逆之交,相信定可向天子举荐二位兄长”
这两人一听说张恒竟然与霍光有旧,顿时大喜。
连忙揖首拜道:“多谢子迟兄”
来之前,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困扰毛氏数十年之久的不能出仕麻烦,在张恒这里轻易的就被解决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