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四节 鄂邑要温柔了…… (3 / 5)

+A -A

        放下粉笔,张恒转身,对两个小家伙道:“入我门下,就必须牢牢的记住这四句话,将之当成奋斗目标”

        在这一时刻,张恒忘记了刘弗陵的身份,也忘记了有鄂邑在侧。

        他的脑海中闪现着无数画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知为何,屈原大夫的这句话,张恒脱口而出,紧接着,他像失去了控制一般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而避之”这句林则徐虎门销烟之时毅然决然的话,跟屈原大夫的那一句相映成辉,霎时震的张恒的脑海都有些发méng。

        “读书人,读书为何,就是要为这片土地,这个国家,这个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基业,做些事情,在临死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能够顶天立地,自豪的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最伟大的事业――天下升平,万世太平,无愧周公,无愧君上,无愧黎庶”张恒一口气说完,只觉得口都有些干了,便拿起一个茶杯,喝了口茶。

        两个人小家伙却是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的老师。

        以他们的年纪,还没办法了解张恒所说的话得意思。

        但,他们却将张恒所说的这些话全部都牢牢的记在了脑海中,虽然不清楚日后他们是否会真正的了解,并且朝张恒所说的方向前进、努力。

        但为人师者,所起的也就是一个引导的作用。

        张恒的话,两个小家伙没有听明白,但是,鄂邑却是听的仔仔细细,清清楚楚。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鄂邑被这句豪情万丈的慷慨之语所震惊。

        这句话,跟屈原大夫的那句,一结合起来,岂不正是朝廷一直推崇和想要的读书人的精神吗?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鄂邑只在瞬间,就在脑海中浮现了孟子的这句话。

        她觉得,张恒此时就像是一座高峰。

        跟张恒一比,她在燕地和长安接触过的许多所谓名士,不过如此而已。

        对于张恒如此霸气的言论,鄂邑并未感觉有任何的不妥。

        读书人,比得就是霸气

        君子有藐万乘却三军之气

        “好了,这第一堂课,就上到这里”张恒拿起铜锣敲了一下,笑着道:“下课休息半刻钟,然后,我们来上一堂识字课”

        老实说,方才那一堂课的时间虽然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第两百一十四节 鄂邑要温柔了……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