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三节 兄弟 6 (2 / 4)

+A -A

        至于匈奴国内传统的各大贵族家族中,出现的被汉人收买或者自己主动勾结的叛徒更是数不胜数。

        像几年前甚至就发生了一批汉人降人,勾结汉朝派来的使者,企图发动军事政变,杀死单于绑架阙氏的大事件!

        可单于庭却连卷入事件中的汉使也不敢杀,只能将苏武等人囚禁,去年更为了麻醉汉人,将这些人都放回了汉朝!

        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当年老上单于在位,修国书与汉皇帝,开篇就是: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大匈奴单于问汉皇帝安。

        那位汉朝的太宗皇帝可敢说什么不?

        再往前推,冒顿大单于写国书求娶汉朝太后,汉朝那位吕后可敢说半句怨言?她甚至只能小心奉承!

        可现在呢?

        大匈奴已经虚弱到了,被汉人皇帝一封国书砸在脸上,却连应战的勇气都没有了……

        “今单于能战,朕自将待边,不能则南面而称臣,何苦远走漠北寒苦无水草之地,毋为也!”

        右贤王想着汉朝皇帝的那封赤的挑战信,心中长叹一声。

        是啊……

        若非实在没有信心能在正面战场击败汉人的铁骑,匈奴何苦缩在漠南?

        若非汉人实在太强,而匈奴又实在太虚弱了,他的父亲何必装孙子,可怜巴巴的写国书给汉人皇帝低头认错,口称舅父大人?

        而匈奴王庭如此的低姿态,固然在一时间获得了喘息之机,得以慢慢恢复元气。

        然,这却造成了另外一个糟糕的结果――国内见风使舵的部族和贵族越来越多了,甚至连王族中都出现了羡慕汉人生活,渴望去长安的成员,譬如他那个叔叔。

        在这样的局势之下,右贤王不得不怀疑,这个看似呆板愚蠢的须卜家子弟,背地里跟汉人眉来眼去,早有投降之心。

        若须卜折一会去截击汉人的时候,果真出工不出力。

        那他也只好让须卜折光荣的【战死】。

        不是不想抓起这个叛徒,明正典刑,而是……左大都尉叛变之后,匈奴特别是王庭再也丢不起这个脸了!

        若此事成真,且被摆上了明面,且不说日逐王会因此看王庭笑话。

        恐怕就是本来在汉匈之间骑墙观望的乌孙蛮子,也会蠢蠢yu动吧?

        想着乌孙,右贤王就对自己身边的一个亲信问道:“兰花公主最近有带口信回来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第两百九十三节 兄弟 6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