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后面士兵那里要来一支烟,点燃,坐在石头上,冷静而心中暗喜地看着战斗的进行。
许是我多想了,丧尸之所以选择迂回包抄,来攻击通聊市,可能是出于某种本能,就像动物为了获取食物,也会进行大范围、漫无目的的迁徙一样。
通过这场战斗来看,丧尸依旧智商低下,只知道猛打猛冲,丝毫不讲究战略战术,别说是三万部队,就是三千人,只要弹药充足,也能在这儿消灭它们。
"哥哥。好像有点不对劲呀。"灵儿拉了一下我的手。
"怎么了?"我问。
"哥哥,你知道'蚂蚁过火'的故事吗?"灵儿问,我摇头。
"我听过,怎么突然想起这个?"初夏不解地问。
"那你讲讲吧,初夏姐,我不太会组织语言。"灵儿抿嘴说。
"蚂蚁过火嘛,故事说的是,一位老农民,上山开荒。山上长满了茂密的杂草。砍倒一片杂草后,老农民发现草丛里有一个箩筐大的蚂蚁窝。草没了,蚂蚁窝破了,无数蚂蚁蜂拥窜出。"你到底想说什么?"我问灵儿。
"就是这个故事,初夏姐,你继续讲嘛!"灵儿说。
初夏耸肩:"老农民怕将来这些蚂蚁祸害庄稼,决定把它们烧死,于是用杂草围成一圈,点着了火。风吹火旺。蚂蚁四散逃命,但它们无论逃到哪方,都被火墙挡住了。
"那就都烧死了呗,"我笑道,"灵儿,你的意思是,让我们用火攻吗?
灵儿摇头,看向初夏,示意她继续讲。
初夏无奈,跟哄小孩子似得,声情并茂地继续:"蚂蚁的空间,在火焰的吞噬下,越缩越小了,灭顶之灾,即将到来,可是这个时候,奇迹发生了。老农民看见,火墙里,突然出现一个黑球,先是拳头大小,然后,不断有蚂蚁咬上去,渐渐地,变得篮球那么般大了,火圈里的蚂蚁,都咬了上去,抱成一团,向烈火滚去。外层的蚂蚁被烧得劈里啪啦,烧焦了、烧爆了,掉落了,蚂蚁球在不断缩小,但最终,蚂蚁球还是越过火墙滚下山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团结力量大,外层的蚂蚁,为了整体的生存。视死如归,蚂蚁种群靠'团结精神'生存了下来--这是我小学时候听过的故事,是这样讲的吧,灵儿?"盛夏也听过这个故事,替初夏做"总结陈词"。
"嗯嗯,两位姐姐可真会讲故事,"灵儿笑道,又看向我,"哥哥,你听明白了吗?
听初夏讲到蚂蚁球虽然缩小,但最终还是冲出火墙的那里,我就明白了,灵儿是在提醒我,丧尸现在用的,可能就是"蚂蚁过火"的战术。
两者有所不同,蚂蚁采用的是"抱团滚火"的方式,而丧尸采用的则是"沙漠流动"的方式--那座尸山看起来一动不动,但随着新的丧尸爬上山头,被击毙,从山头,滚落到山脚的这边,小山的位置,实际上已经前移了半米。
丧尸一头接一头、一排接一排、一层接一层地阵亡,会让尸山向前缓慢地流动、推进,直到我军阵地前沿,它们来个冲锋,这一仗。我们可就输了!
我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那座尸山,果然是这样,我甚至发现,爬到"山顶"的丧尸,在被击毙前,有个明显的鱼跃动作,故意往这边跳。
短短两分钟时间,上千头丧尸,被击毙在阵地上,而那座尸山,则向前推进了足有十五米!
这时,逸春风爬上山顶,手里拿着军帽,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上校,刚才你在丧尸群后面,发现什么了?"我赶紧问,隐隐觉得,他的发现可能与丧尸这个战术有关。
"它们有人在指挥!"逸春风接过士兵递过来的矿泉水,咕嘟嘟喝了两大口。
"有'人'指挥?是人在指挥,还是丧尸在指挥?"我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