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在宣扬及时行乐,然而只不过是表象而已。”
“忠勇伯在后面用乐观口吻,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真是令人鼓掌赞叹的好句子。”
有垂垂老朽的老者,指着天上的诗句,对身边的年轻文士激动说道,
“此句之中的‘我’字,又何尝是指忠勇伯一人?此间之‘我’,乃是大我,甚至代指我大晋,又有何不可?”
“切记切记,‘天生我才必有用’!”
京城上下都在看着天上熠熠生辉的诗句。
不少人都从中感受到了忠勇伯透过诗句,传递而来的振奋人心之意。
整座京城从一开始的被震住,逐渐转变为蓬勃激昂的亢奋。
“‘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足以令所有凡夫俗子咋舌。”
“此句是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以得其万分之一。”
“忠勇伯之气魄,古来罕有!”
“与此气派相当,忠勇伯描绘了一场盛筵。”
“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罢休。”
有文士在解读,旁边的百姓为之击节叫好,心驰神往。
不过寥寥几句诗文,便将京城气象为之一震。
原本急匆匆赶往永安门的安南栀和周子瑜,看着下面的两句,顿时站住了脚。
“这……这是在说我们吗?”周子瑜看着那“周武夫”三个字,不禁瞪大了眼睛。
“咱也要青史留名了!”
周子瑜兴奋不已,眼睛都在泛着光,“这首诗文必定流传千古,哪怕是浩瀚长河都无法将其掩埋。”
“安兄,咱俩要因为李兄的一首诗,留名青史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