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接受媒体采访,真正的师者 (1 / 3)

+A -A

        “徐凡老师,我们了解到,您以前是教体育的,后来又教了数学,可为什么在物理上也有这么高的成就?”

        “徐凡老师,听说您在以前高中时,物理也没这么高的天赋,怎么突然懂这么多?”

        “徐凡老师,您说的核潜艇动力源计算,其中涉及到了新的物理学领域,请问您是否准备以论文形式发表?”

        这些记者的问题都很犀利,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质疑,这些人已经把徐凡以前的底细摸清楚了,他们不相信徐凡会有这么大的本事,计算出连很多物理学家也无从下手的动力源计算。

        另外一种,则是在问,就凭他说的原子场论,和量子力学的延伸,足以在世界的物理界占有一席之地,为何还要在这上课?

        徐凡听完后喝了口水,然后拿过话筒,记者们见此,纷纷停了口,镜头也对准了徐凡,准备听听他怎么说。

        “首先,关于一些朋友,问我为什么突然在物理上有这么高造诣,明明就是个学体育的而已,在此我简单说下,因为热爱。

        我热爱物理,热爱数学,当初上体育学院,完全是因为家里穷,上不起那些一流大学,但是我从没放弃过对于这几门学科的研究。

        或许你们不相信,一个人光凭自学就能到达这种地步,但我想说的是,天才还是有的。”

        这话连齐明达和几个老师都愣住了,记者们同样如此,因为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徐凡竟然会说出这种话,也太不谦虚了。

        “至于第二点,我为什么不发表论文,去创造更高的地位,谋求更好的前程,这点恕我不敢苟同。

        难道教书育人,就比这些差了?我很享受教学时的感觉,看着学生们的成绩攀升,这是一种很大的满足,而这,是金钱和地位给予不了的。

        至于我为什么又去开直播,目的也很简单,我希望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试问如果我是为了名利,只要我将动力源的运算发表,这些还是问题吗?”

        徐凡的回答,可以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可是仔细一想的话,却觉得非常有道理。

        “徐老师,您会一直在四中教书吗?”

        “这个……”徐凡看了眼齐明达,见他对自己笑了笑,便道。

        “这个不敢保证,但这一届学生高考之前,我是不会离开的。”

        “徐老师,听说包括京城大学在内,许多高校都发出了聘请,想请您过去讲座和任教,您是怎么看的?”

        “如果是在高考后自然没问题,可高考之前,除非我正好有时间,否则我会以我的学生为主。”

        徐凡回答得很干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传道授业大师 第二十二章 接受媒体采访,真正的师者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