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第 168 章 (2 / 9)

+A -A

        晏国能得丹书铁券者不过寥寥数人,符元明手里头的还是先帝密赐,皇帝在震惊于陆知杭竟能拿出丹书铁券后,连忙粗略阅览起上边的文字,这一看更是心神沉到了谷底。

        符元明的死因与皇帝脱不了干系,而当年事情的隐情知晓者虽不多,但也不全是都死了,陆知杭既然与符元明有关系,那两年前其师父自刎的缘由,他又知几分呢?

        皇帝脸色煞白,不由想起了陆知杭倘若知晓根源在自己身上,又会记恨他否。

        不可留!不可留!否则后患无穷。

        转瞬间,皇帝满脑子就只剩下这一个念头,连带着陆知杭先前立的几个大功和手里的丹书铁券都忘了个一干二净,恨不得当场就赐毒酒一杯,为他晏国绝了后患。

        “启禀陛下,右相大人觐见。”王公公瞧着陷入魔怔中的帝王,小心翼翼地喊了一声。

        王公公尖细的嗓音刺得皇帝额角一疼,他这才回拢了些理智,想到自己先前确实传了宋元洲来处理乔家谋反一案,深夜详谈来着,没想到半路出了云祈和陆知杭的事。

        “传。”皇帝持着手里的丹书铁券,长长舒了口气,神色凝重地看向挺直腰板跪着的陆知杭,左右为难起来。

        他究竟是知还是不知呢?

        皇帝细细回想之前与陆知杭的几次会面后更倾向于他不知,陆知杭要是真心怀仇怨的话,哪里会三番两次立下大功,甚至某些时候只要知情不报,自己这皇帝焉有命在。

        在反复推测皆得出陆知杭并不知晓的结果后,皇帝黑沉的脸色才缓和不少,他收回目光看向刚来复命的宋元洲,顺道将事情原委又阐述了一遍。

        未防消息泄露,除了提前埋伏在皇宫中的将士们,哪怕是宋元洲都是在事情尘埃落定后才被皇帝召入宫中,他在路上已经听闻了太子谋反一事,心里又气又急。

        他向来是保皇党,与其说是忠心太子不如说是忠心于皇帝,可太子一旦落马,剩下能堪大任的不就剩个四皇子,偏偏张景焕先他一步扶持四皇子,他这后表忠心的哪有政敌的分量重。

        只是宋元洲没想到自己这一路上的为难全都白费,入了宫才知云祈实为男儿身,可谓是峰回路转。

        宋右相好不容易平复下心里的震惊,又从皇帝口中知晓了陆知杭一事,他瞅了眼不卑不亢跪着的青年才俊,迟疑道:“既然陆中书持着丹书铁券,自然是要遵先皇旨意免罪,否则岂不是叫天下人耻笑天家言而无信?”

        符元明的事他多多少少知晓点内情,明白皇帝的顾虑,但宋元洲本就因为猎场一事有愧于陆知杭,加之对方与幼子的情谊,要是被宋和玉知晓他非但不替自己的师父求情,还添油加醋,不得和他闹腾起来。

        再者,皇帝罔顾先皇赐下的丹书铁券,执意赐死陆知杭非是上策,容易被天下文人留下把柄,更是寒了朝中百官的心。

        “宋卿所言极是,既见父皇赐下的丹书铁券,朕又怎敢忤逆。”皇帝脸色不复方才的盛怒,讪讪道,“倒是宋卿来得巧了,朕刚要免去陆中书的罪责。”

        他就是把事情始末讲了一遍,待冷静下来后也明白执意处死陆知杭不可取,当年的事早已尘封,对方想必是不知情的,一而再再而三的立下大功,他就因为一件定不了结论的罪将其处死,朝臣和百姓的舆论都难以平息。

        “陛下圣明。”宋元洲见皇帝把自己的规劝听进去了,神情肃穆地行了一礼。

        云祈一双丹凤眼深不见底,屏息凝神地观察着皇帝神态上的细微之处,半响后他像是了然般,轻声道:“依儿臣之见,这陆中书非但不该罚,还得重重赏赐才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反派娶了男主后 第168章 第 168 章 (2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