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板拿钱出来救市,提一点点要求又算得了什么?何况,大老板没在借贷条款中要求抵押股权,根本不可能开出什么过分条件,在座会员们心里都很安心。
“记住这次教训!”
何定贤道:“挤兑风潮不会只有一次,我们既然做华资金融,第一条底线就是守住华资金融的安全,钱,可以慢慢赚,少买一栋楼,少吃一顿海鲜死不了!”
“要是金融安全这条线破了,你们跳海没关系,不要逼着人在你们银号门口上吊讨债。”
“我是当差的,见不得这种场景”
会员们一阵默然,心里难免有些愧疚。
其实,如果一间银号老板,二三十年前是银铺柜员,在上沪没有过工作经验,其实真不晓得金融战是怎么回事。这次四大洋行在港岛也是首次出手。
因为,先前的华资根本不配。
“往后,在出现这种事,我一样会救,但也是等你们死了再救!最后,记住商会的恩!将来华资多得是难关要闯,要诸位出力的话,记得听商会的令!”
“我帮伱们,也希望你们守住家业,能继续帮之后的人!”
会员们表情大为触动,普普通通的一番话,平时说出来只觉得是耳旁风,此情此景,却让身处难关的会员们异常感动,几名年老的会员已经流下泪水,正用长衫袖口暗暗擦拭。
徐明业深吸口气,双手作揖,长长鞠躬:“多谢何生、多谢商会,多谢各位理事。”
“此番同舟之情,患难与共,徐明业没齿难忘,商会训诫定牢记于心!”
一百多位会员纷纷站起身,作揖鞠躬,大声喊道:“多谢何生,多谢商会!”
“同舟之情,没齿难忘!”
喊声回荡在会馆堂内。
何定贤不再废话,轻笑着道:“是不是坐的屁股都疼,等不及了?呵呵,排队上来兑钱吧,三大银行的掌柜都坐在会馆里,保证没有人会淹死!”
何定贤摸了摸手表,转身带着郑裕彤、霍官泰、许士芬等人到二楼饮茶,邱德更、李冠春、冯景喜三人坐在办公桌旁,带着伙计一一给会员放贷。
这也算是救市专项贷款了!
在没有华人政府,或者政府统治力匮乏的地区,当地商会、社团等同乡结社,必须承担起一定政府的职能,否则,华人又怎么发展?若是当地华人不多,或者缺少社团土壤。
华人会因地制宜,再选择采用士绅家族的体制,捍卫华人利益,延续家族传承.这三级制度,越高级,需要的条件越高,带来的好处自然越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