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
“臣不是说这个政策不好!”
“只是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此频繁的官员调动、轮换,会不会造成许多人都没有坚定的心去发展,自己所在的执政之地?”
“甚至许多人都会想,反正自己就干几年的时间,就会被调到别处去任职,反正接下来又会有别的官员接手!”
“都想着将问题留给接下来的官员去处理!”
“如此情况一下,会不会造成大家伙都没了积极性,更甚至头疼的问题全都留给后期任职的官员,该如何是好呢?”
“哦?”
听闻这话,朱元章脸色瞬间变的凝重了起来,心里也不得不承认,刘三吾这样的担心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可能会发生的。
想到这里,他眉头紧锁,出声问道:
“那依坦坦翁之见,是否有扼制的办法呢?”
这话问的。
他有个屁的办法啊!
人性就是如此。
能够为官的人,谁又是傻子,一个个比猴都精,都是老油条。
俗话说的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经过简单的思索,其实刘三吾心里,大概是知道了眼前这位爷,为何想要在大明境内的都实行这样的政策。
倭寇之地可以说是不相信过去的官员,怕其有二心。
大明境内这样实行,毫无疑问不就是想要以这样的政策,扼杀哪些贪官污吏嘛。
想到这里,刘三吾心中一阵哀叹,忍不住摇了摇,道:
“陛下,臣知道您如此推崇着这项政令的缘故,知道您是想彻底的扼制官员的问题。”
“可您有没有想过,历朝历代蛀虫的问题,不管设立什么样的政策,终究无法扼制,总有人会抱着侥幸心理。”
“哪怕您制定的,贪污六十两银子,就够诛九族,如此重罚之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