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李世民找到了政治统一的新办法 (1 / 3)

+A -A

        第35章李世民找到了政治统一的新办法

        李宽其实并不会造船,前世的时候他属于文科生系列。

        但不会造船的他知道海船的重要性,所以李宽选择了把前世听过的海船理论都写出来,然后让工匠们自己去造。

        为了激发工匠们的积极性,李宽选择了金钱奖励以及船只奖励了。

        你们研究出了海船,我送你们一艘,然后你们出去捕鱼,如果开着没问题,那这艘船就给伱们家了。

        一些本地征召的工匠就兴奋了,出海捕鱼耶,有大船和没大船完全是两种等级。

        举个例子,有大船的一些渔民在某个时代甚至去过日本海捕捞,捞完就跑,偶尔捞到一些违禁用品,拉回自己国家的海域就直接上报,然后领一笔款子。

        没大船的渔民看到这种情况,就只能选择羡慕。

        没办法,在大海之上,没大船,就只能认命。

        李宽的造船厂就是一群封建工匠,拿着李宽回忆起来的海船技术在瞎搞。

        唯一优势就是有一些大匠存在,跟着一起搞。

        至于历史留名级的匠人强者,李宽是没有搜集到。

        待在春州的最大好处就是李宽自己就是无冕之王,没人能管他,想干嘛就干嘛,妥妥的县太爷节奏。

        在安排完工作后,李宽就悠闲的在海边混日子,天天吃一些二十一世纪吃不到的海鲜。

        比如说一米长的砗磲,还有比帝王蟹还帝王蟹的大螃蟹。

        李宽除了自己享受,在造船厂旁边又弄出一个咸鱼加工厂,加工各种鱼类,顺便研究鱼肉的保鲜技术。

        对于肉类保鲜,李宽是想点出火腿肠技术的。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火腿肠的保质期还是属于不错的那种。

        最起码,用来运输平衡物价还是不错的。

        这种自由自在的日子李宽只过了三个多月,贞观初年的冬季来临之时,王珪来了岭南。

        王珪来了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正在吃着鱼肉火锅唱着歌的李宽。

        看着风尘仆仆来到的王珪,李宽敬了老王一杯,疑惑的道:“你咋来了?”

        王珪看着李宽的海鲜火锅,嘴角抽搐,亏你爹还让我看看你过的咋样,有没有因为造船厂不盈利,后悔到痛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贞观清闲人 第35章 李世民找到了政治统一的新办法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