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兴奋的众人二 (2 / 3)

+A -A

        好处就是,签了字,他们绝对对得起自己的家族和家人们。

        在未来,他们的家人拥有外出建国的机会,还是有国家支持的那种。

        所以,一群人,也都陆陆续续的找时间来找李宽签字。

        贞观九年下半年,李宽就没干别的,每天就是在不停的认识官员。

        上到三省六部的大佬,下到府卫校尉和地方官吏。

        最小的官员是一县之地的县令。

        最大的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了。

        不过,京兆杜氏已经外出建国。

        知道有杜如晦时,李宽单独写信问了一句,要不要给你折算成物资,送给京兆杜氏。

        杜如晦的回信是这样说的:“完全不需要,我已经对得起京兆杜氏了,我需要给自己儿子们再留一条后路。”

        “我想在未来,给自己儿女们兑换一座岛屿,让他们能过的轻松一些。”

        好吧,这就是当父母的,时刻惦记自己的儿女们。

        李宽收到回信之后也理解了杜如晦的想法。

        兑换一座不大不小的岛屿,再经营上一些专有产业,爵位一传,到时候再弄几个专有的职位,儿孙们富贵上几代人不是问题。

        只要儿孙们不造反,不做出把整座岛屿都赌输抵押卖了的事,这个家业基本就可以传下去。

        类似的官员有很多,李宽估计,李孝恭给他说岛屿的事,就有这种想法,就是为了给这批官员准备的。

        他们的家族已经外出建国,自己在大唐内,这一代,已经给予了家族足够的支持,自己再度搏取来的功勋,完全可以给自己的儿孙再搏一条出路,自己的家族生养了他,他的儿孙还是自己生养的呢,不能厚此薄彼吧。

        再加上,以杜如晦和柴邵为主的家长,看着自己的儿孙们基本就一个感觉,太废物了,废物到没有办法去说,就感觉不像是自己生的孩子一样。

        如果不是对自己的妻子足够的信任,他们看着蠢蠢的儿子都忍不住怀疑是不是被戴了帽子。

        这种蠢笨的儿子,还是自己留下金科律令来管理一波吧,最起码儿孙这两代别出问题,重孙也见不到了,自己也没多大感情,也就不想了。

        自己的香火,儿子这边一份,家族那边一份,无所谓啦,重孙子的时候废了就废了呗,他也不在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贞观清闲人 第285章 兴奋的众人二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