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读书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而想要学有所成,摆脱如今的现状,更是难如登天。
他们走不了任何捷径,很难接触到除文化课以外的课程,自然也做不成艺术生,他们唯一,也仅能走的一条路,便是通过文化课硬生生在万千高考大军中杀出一条血路。
就像是在悬崖的边缘游走,任何一步行差踏错,等待着他们的就是粉身碎骨的结局。
听上去或许很残酷,可现实却远比想象中更加残酷数倍。
别的不说,就拿明夏班上那八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来说,这其中两男六女,每个孩子身上都背负了极为沉重的压力。
在重男轻女情况极为严重的偏远山村,女孩子能够顺利读到参加高考已经是极为不容易的事情,她们几乎没有试错的机会。
一旦没能把握住这次机会,高考失利,等待她们的便是家人的谩骂指责,被草草嫁人,或者被当做繁衍子嗣的生育机器,在丈夫和婆家的要求要一个又一个接连不停的生孩子。
运气好些的,嫁人后的日子虽然穷了点,但也勉强维持的下去;若是运气差些的,碰到个有不良嗜好的丈夫,等待她们的便是日复一日,仿佛永无休止的煎熬。
很惨,可这就是偏远大山深处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现实。
明夏的能力终究有限,这样的事情她能管得了一件,帮得了一个,却管不了桩桩件件,更是很难帮得了每个有着相似遭遇的姑娘。
她能做的,也就只有在这一切苦难发生前,倾其所能的给她们保留一个选择的权利,一份改变未来的可能性。
也正因如此,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明夏严格要求他们,而是这群孩子们自己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
他们可以为了多些读书的时间而熬几个大夜将家里的农活做完,可以不厌其烦地刷着一套又一套卷子,可以为了搞懂一道做错的题目而将与之相关的知识点翻来覆去背到滚瓜烂熟。
姜可心初来时,面对着那一个个高到离谱的分数,只觉得秀水村这批孩子在教育资源如此匮乏的前提下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简直个顶个都是天才。
但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天才,这群学生只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将自己所能够做到的东西做到了极致罢了。
姜可心在秀水村待了半个月,这半个月里,除了帮忙代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姜可心将剩余的时间几乎全部用在了vlog的拍摄上面。
她利用手上的相机与摄像机如实记录着这个小山村里发生的一切,记录着那个明知不可为却执意为之,多年如一日扎根在深山的老师,也记录着那些日复一日在艰苦条件下却从来不曾懈怠,几乎是拼了命读书学习的孩子们。
姜可心初到秀水村时,曾经质疑过明夏的教学强度是否会让学生们来不及消化,可随着对这里的情况了解越多,越是深入,姜可心便愈发明白,明夏做出的每个决定都是深思熟虑后,在条件允许范围内能做到的最好方案。
“就送到这里吧。”姜可心拎着自己大包小包的行李,气喘吁吁地开口道。
说着,姜可心有些不好意的伸手从明夏手中接过自己的摄像包,道:“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然就不麻烦你跑这一趟了,你赶紧回去吧,别送了,剩下的路我自己可以的!”
明夏很是怀疑的看了眼比她面前的这堆东西,想了想,还是摇头道:“这边位置太偏了,交通不便,你拎着这么多东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