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男不情、女不愿 (2 / 3)

+A -A

        天子寝居的长乐宫内,灯火通明,太监手持拂尘,安静站在御书房外,宫女捧着书卷来回进出。

        年仅十二岁的小皇帝,身着黑红相间的龙袍,坐在小书案后昏昏欲睡,面前抄到一半的书籍,也变成了歪歪扭扭的蚯蚓爬爬。

        书房里侧,宽大御案上堆满了奏折,女官在旁边认真整理。

        同样身着红黑配色宫裙的女子,端端正正坐在书桌旁,手里拿着缉捕司下午刚送来的卷宗认真查看。

        女子双十之龄,发髻间斜插金簪,眸若红杏,眉如弯月,曲线曼妙的身段儿,已经显出了几分专属于女人的成熟。

        虽然不施粉黛,眉宇间的柔艳却无丝毫消减,特别是一张樱红小口,带着些许天生的春意。

        不过女子眼神专注的如同利剑,哪怕没有任何动作,那股骨子里的居高临下也透了出来,不容外人直视,以至于让这双灯前美眸,看起来没有半点柔美,反而有些冷冰冰的味道。

        能让皇帝在旁边抄书,自己坐在龙案上批折子的女子,自然是龙离公主姜怡了。

        龙离公主年近二十,在这世道已经算老姑娘了,因为要辅佐年幼的弟弟,她其实并不急着嫁人。

        但身为女子摄政,又不是皇帝的生母,史上从无先例,也不合礼法,宗室和朝臣异议颇多。

        这次招驸马,便是因为宗室那边意见太大,迫不得已作出的妥协。

        嫁了人之后就是外姓人,按规矩得出宫去婆家,不能留在宫里,自然也就远离了权力中心。

        龙离公主和小皇帝是亲姐弟,年龄相差悬殊,感情却深厚,岂能放心年仅十二的弟弟,独自留在宫里,被朝臣、宗氏架空,心里肯定不想嫁人,此时也在为招驸马的事儿头痛。

        御案上青灯摇曳,龙离公主借着灯火,看着手上的卷宗,有些无趣的揉了揉眉心:

        “这些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御案旁的女官冷竹,听见龙离公主开口,放下了手中卷宗,好奇询问:

        “公主,怎么了?”

        龙离公主将卷宗推到冷竹面前,指了指上面的字迹:

        “你自己看。”

        冷竹拿起卷宗,却见上面写的是——今天中午,青合郡左家的嫡子左凌泉初入京城,在临河坊偶遇凶兽作乱,为保全街坊百姓,悍不畏死与凶兽搏杀的事儿。

        卷宗写的很详细,把左凌泉‘为国赴死、义不容辞’的决然全写出来了,甚至还添了笔,做完好事后,不愿意透露姓名,准备离去,却被同乡认了出来。

        冷竹从头看到尾,也不好乱说,想了想道:

        “这个左凌泉,若真是如此侠肝义胆,确实值得夸赞。”

        龙离公主眼底带着三分不屑:

        “一招驸马,这些年轻侠士全冒出来了。金塘郡的李沧,在白鹿江上勇救落水同窗、北崖郡的赵槐安,在杏花街冒死强停受惊烈马等等,还恰巧都不爱虚名,然后被在场的人认出来,送到了本宫桌子上,唉……”

        这一声轻叹,大概是觉得骂这些公子哥虚伪都是浪费口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纨绔之修道 第四章 男不情、女不愿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