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因勇猛得了皇帝的赏识,也得了京中官职。但他在京中毫无根基人脉,又无家族可依,在朝堂之上自然就有些朝中无人办事难的感觉。
每回跟兵部户部,就粮饷兵器等军需打交道,肯定都是一场麻烦事。
于是他也习惯了,开口就把期待放的很低,只想从太史局借一本袁仙师的周易论总述。
若是太史令这个也不同意那他倒是也没啥办法。
但他没想到,这位太史令拿着自己的书去后头半晌久到薛仁贵开始担心,她是不是直接走了把自己忘到脑后去了出来时竟然直接给他拿了一整套袁仙师的典籍。
甚至还道“我将中郎将的书送到师父处了,只是师父眼睛不好,中郎将的书,只怕没法很快看完,只能让小童慢慢读给师父听。”
“我观中郎将的周易新注颇有见解造诣,师父读完,应当会与中郎将论一论易,到时我再去请中郎将。”
薛仁贵再没想到还有机会见到隐居多年的袁仙师。
当真是怀着一颗激动的心再三道谢,这才小心翼翼提上一整套典籍离开。
也就是这之后,才渐渐相熟起来。
时不时会就周易论交流一二。
此时薛仁贵见了姜沃,满脑子都是周易论,原是龙行虎步直接走过来的,直到近前,看清旁边还有宫妃服制的女子,这才忙止步,侧身见礼。
媚娘也就第一次见到皇帝提起过的薛先锋将。她目光并没有避讳,将人打量一二,笑道“中郎将不必多礼。”
既见过一面满足了媚娘的好奇心,姜沃也就笑道“还有圣命在身,先告辞了。”
薛仁贵拱手“太史令请。来日再往太史局请教。”
永徽元年的除夕夜。
皇帝结束前朝宴饮回到立政殿时,就见媚娘已经回来了。
不由略带诧异道“你们完的倒早。”
虽出了先帝周年,但到底才是永徽元年,皇帝依旧下旨罢前朝歌舞鼓乐,因而宴席结束的很早。
他没想到后宫结束的更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