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如此想,口中却已经诚实答道“陛下思虑的是,是该将新的铨选制资考制等新制都加入律法了。”
果然,只听皇帝道“若论起修律法,朝中再无人比得过赵国公。”
而且还想的特别绝进士及第守选三年便能参加吏部铨选资考,荫封子弟则需至少七年才能参加
此时他问长孙李敬业,今岁若是报考,想要去哪一处。
比如此时映入姜沃眼中的一条“官员凭借权势侵占私田、民田一亩以下杖六十,三亩加一等;过杖一百,五亩加一等,罪至徒二年半。”
姜沃就见皇帝案上放了一卷永徽疏律。
皇帝把笔交给女儿,柔声道“安安自己写。”
而此时,听完户部官职要求的李敬业这些词听起来好陌生啊。
他目如寒刃,问眼前这个终将要担起英国公府的长孙“你能够任其职吗”
不由在心内琢磨道姜侍郎提出守选制,是想让候选官在这三年内,精学报考署衙所需的学问
而皇帝又明显是铁了心支持吏部此举
“你要记着,为将帅,一将无能累死千军为官者,一人无能,万民受苦”
于是李勣手里,也有五部的招考要求。
礼部掌天下礼仪典仪、祠祭
还是,另有他意
李勣则继续低头看着姜侍郎这封奏疏上,还提出一项守选制。
户部掌天下井田、徭赋、职贡等诸事。故,需在署官员熟记相应律法、擅于统筹各署衙赒给经费、熟知大唐疆域十道、三百余州的人口、贡赋、徭役之事。注急需精于算学的算官十人
皇帝道“可见两位爱卿一心系国,凛然英风。”
姜沃心中一动,等下,皇帝不会是想
李勣摇头“不,那是你能够学会这些庶务的基石。”
而他们真正想达到的目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