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城得到捷报前,身处高句丽的李勣大将军先得到了此信。
两日前,苏定方处刚来信报,已经破熊津江口的百济军队,成功登陆百济,正在把战线往前平推。
虽说没有按李义府的心意,给刘仁轨削成白板,让他以白身去军队中。
但同时又有点摸不着头脑按理说没赶上灭百济国战,少一份战功,李大将军不应该有些遗憾吗怎么看着心情这么好
李勣却只是摇摇头“咱们这边既然需要一月余,只怕来不及与苏定方会合了。”
那时候,新罗已经忘记了,因百济阻拦他们给唐朝上贡,他们曾向大唐求援的旧事。
而是,早就送去了这位能镇压新罗、百济、倭国的硬核狠人。
帝诏,于百济置熊津、东明等五处都督府,数个羁縻州。
都城既破,君王不知所踪,百济各城纷纷望风而降。
正在漫山遍野抓叛军中。
自行来到泗沘城下主动投降,已然被苏定方关押了起来,准备带回京城献给陛下。
史册上,刘仁轨在之后几年,一直镇守百济,并于白江口一战,稳定发挥大唐武德,以少胜多,大破倭国水军。
特意叫了副将孙仁师过来“我说的如何”
孙仁师拜服。
东征百济的水路战船,已经能遥遥望到陆地的之时,走陆路进入辽东的李勣大将军,已经先一步到达高句丽地界。
义慈王慌忙自行出逃,一时不知所踪,只留下其子其孙留守城池。
百济朝堂上,以国王义慈王为首的一派人,觉得唐军远道而来,且不如他们常习水战,定然是疲劳之师不足为患。
他知道苏大将军作战勇猛,但从前是打西突厥、吐蕃,那是骑兵战自然快。
李勣大将军的心情,很不厚道地飞扬起来。
打的倭国迅速认清形势,终唐一朝,再没有主动敢招惹过大唐,而是一直保持积极靠拢不断学习的模式。
许敬宗作为门下省一把手,要捏个五品给事中的错处太容易了。
而这次,苏定方也让人溜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