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眼睛却都越发亮了。
尤其是李勣与苏定方,是第一次这样透彻的了解到姜尚书到底在做什么。
因而不禁心旌浮动若是将来大唐有平整坚实的道路、防水防火又稳固的粮仓、甚至是加了钢铁的城楼
对外破敌有火药,在内防守有钢筋水泥,何愁不稳
李勣大将军很快道“我知姜尚书是很注重火药方子军方保密的,但我觉得这砂浆和水泥的方子,也得同样密级才好。你这城建署门口,只有两个胥吏负责阻拦外人进入,有些不足。”
姜沃笑道“正是,若是大将军近日不来,我也要去求见了,还请大将军调拨兵士侍守。”
李勣颔首“此事交给我便是。”
他的目光深深,重新望过一遍这稍显简陋又灰扑扑的署衙。
直到出了城建署的门,李勣和苏定方两人心绪还未彻底平定说到底,他们作为武将戎马一生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保家卫国,四境太平吗
于是他们连马也不骑了,只让仆从牵马而回。
他们两人则自行走回皇城,一路上也好谈一谈军防事若这等建材能够大量推广开来,边防上必有大动。
两人谈过水泥和军中事,不免也谈到这位姜尚书。
苏定方从前与这位姜尚书并不太熟但他唯一的徒弟裴行俭与姜沃可是太熟了。
而李勣,则是与姜沃相识于朝堂最早的人之一,对她更为了解。
比起李勣,苏定方是更加标准的武将,几乎从来不涉及朝堂政治问题,然此时都道“当年英国公出面直言,未让姜尚书离开朝堂,实在是幸事一桩。”
李勣想到方才一幕幕,开口略带些感叹之意“你也见方才姜尚书谈起砂浆水泥等物的眼神了,是否熟悉尤甚”
苏定方颔首就如同他们当年谈起练兵,谈起打仗
眼神是全然发自内心赤热的光亮。
苏定方道“姜尚书为吏部尚书半年来,倒是管城建署诸事更多。可见一片公心,皆是为国尽心竭节,而非为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苏定方道“姜尚书为吏部尚书半年来,倒是管城建署诸事更多。可见一片公心,皆是为国尽心竭节,而非为己。”
有的人走到高位是为了揽权,有的人则是为了做事。在朝中为官,多的是人想走的更高,但走到高处后要做什么
只怕未必人人都记得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