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改变之路 (2 / 4)

+A -A

        伊丽莎白牙膏工厂声名远扬,去除口气的薄荷牙膏,抗菌止血的黄芩牙膏,消炎止痛的两面针牙膏……都是人们家中必备的物品。

        对于嗜爱甜食的欧洲人来说,牙刷和各类型的牙膏是上帝福音一般的存在。尤其在越富有越体面的人,通常牙渍、蛀牙问题越严重的时代背景下,这些中产阶级之上的人们对牙膏抱有极大的热情。伊丽莎白歪打正着,她的名字随着牙膏工厂传遍了整个欧洲,她本人在上流社会也有了个很好的名声。

        “她拯救了我们的牙齿!”不少贵族在背后这样说,人们出乎意料的没有苛责一位淑女自甘堕.落的开办工厂、经营商业。

        牙膏工厂给伊丽莎白身上的束缚开了道口子,也让这位聪慧的夫人以及更多敏锐的女士们发现了一条合理规避名声风险的道路:造福民众和慈善事业,将是一把很好的保护伞。

        在这种情况下,卫生棉作为一种从未有过的商品悄悄进入女人们的视野。

        这种新商品上,伊丽莎白和玛丽都怀抱着极严肃小心的态度,她们为了这个目标,在几年前就开始努力。

        生产厕纸的克林工厂就是先驱者,现在被吹捧为‘如同少女皮肤’的克林纸已经走出女性光顾的服装布料商店,在各种百货商店的柜台上都能找到克林纸的盒子。在两姐妹合作的克林工厂里,还有简易包装的低档克林尼纸生产出来,克林尼纸用纸袋包装,克数重三分之一,价格却足足比克林纸低一倍,只需要一个便士,受众更广泛,连伦敦东区的普通工人都用得起。

        克林纸替代草纸,成为女性们特殊时期塞进小布袋的吸水用品,据说比草纸和棉絮要好用的多。

        正是由于克林纸的成功,伊丽莎白和玛丽才敢将涉及私密的商品搬入商店。

        达西先生在曼彻斯特的棉花生意提供了不小的帮助,他的工厂生产的消毒后的医用止血绷带成为原料。这种止血绷带相对便宜,至少比结实的布料要便宜多了。

        克林工厂生产的第一批卫生棉就是用这种吸水性很强的绷带做表,里面填充克林纸。

        制作初期,玛丽不能理解这种东西的好处:“诚然,莉齐,这种卫生棉很方便,可以随手丢弃,但这完全没有意义!我们把它塞进小口袋里,和直接塞进去克林纸有什么两样?”还不是得几小时就得更换洗涤卫生围裙?人们不会花费更多的钱来购买这种新商品。

        在没有化学家发明出不干胶的时候,一拉一撕的简便快捷的一次性卫生棉就别妄想了,但以伊丽莎白的眼界,不用频繁更换卫生围裙的做法还是有的——在卫生棉普遍之前,曾经在种花国流行数十年的卫生带(注2):用细布缝一个15英寸长2英寸宽的小布块,两端留下穿绳孔,用一根绳子系在腰上就行。

        布块两端缝上两条固定卫生棉的布条,每次用时,将卫生棉或者干脆直接用克林纸叠成长方形穿在布条下,更换时只需扔掉脏污的卫生棉或克林纸,重新更换新的就可以。这种卫生带至少不必一日更换几次,不讲究的甚至能度过整个特殊时期才清洗,清洗完之后晾干以备下个月。

        “每一盒卫生棉的盒子里送一条这种新样式的卫生带,卫生带夹层内面的布里涂有一层薄薄的橡胶,使它不透水,免得女士们渗出的危险。”伊丽莎白解释道:“而加工好的卫生棉的卖点就是更方便,并且更吸水。”

        说到这里,伊丽莎白突然想起后世大家用的随手包,这很能避免女性拿着卫生棉去卫生巾路上的尴尬:“对了,购买两盒以上的客人,还可以送一个巴掌大小的绣花口袋,小姐们可将卫生带和卫生棉装进这些小口袋里,然后放进她们的手包里,以避免突然到来的尴尬。”

        玛丽早在之前的共同协作中培养出了足够的默契:“这种小手工活可以派发给梅里顿的妇女们去做,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如果那个新样式的卫生带真的那么好用,那我们就可以摆脱厚重的卫生围裙,夏天不用担忧捂出疹子,冬天也无须花费大量时间在卧室偷偷清洗弄脏的围裙……”玛丽已经拿出针线篮子,想要立刻试着做一个。

        伊丽莎白和玛丽早已习惯这种互相补充的模式,做姐姐的随即补充道:“把绣花口袋的活派发给镇上的妇女,按件数和品质来计算工钱,布料、图案都事先规定好,她们需要在紫罗兰商店试做一个,如果合格的话就能签字按个人意愿领回去不同件数的材料,但需要付材料的押金。按时按量的交回成品时,不仅可以收回押金、获得工钱,如果品质很好的话还能获得不同的奖励。”

        伊丽莎白将这些写到纸上,玛丽在一旁说:“这样镇上的姑娘和年老的太太都能赚到一些零用钱,一个绣花口袋你打算付出多少加工费用?”

        “十个绣花口袋算一件,一件大概二到六便士?”伊丽莎白说:“我改变主意了,口袋的缝合不必派出去,舅舅工厂里的缝纫机更简便快速。只将绣花派出去,镇上的女人们大多都会绣制,按照图案花样来定价格,这会更好一些。”

        伊丽莎白想起贾里德先生缝纫机厂生产的缝纫机:经过几次技术的革新,已经接近后世的样式,这种缝纫机将压脚去掉,多练习练习,到能控制方向速度一针一针的移动后,就能成为巧人手中灵活的绣花机。

        ‘这种改进以后再提。’伊丽莎白想,‘如果按照预想的那样,作为本时代第一家制作卫生棉的工厂,早晚会供不应求,那时候再说。’到时将这种绣花小口袋做成每包卫生棉的赠品,就像随手包一样普遍,她可以将这种绣花方式告诉贾里德先生,家里有缝纫机的妇女们便能够省下大量时间,接更多的零工来补贴生活。

        贾里德先生最初帮助她和萝拉良多,他知道自己的缝纫机还有这样的用途,一定会很高兴,或许他工厂里的订单量又要攀上一个高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傲慢与偏见]富贵淑女 番外:改变之路 (2 / 4)